其實賈家所在的這條街還算是安全的,那些亂兵們凡是有點見識的,都知道這裡附近住著的多是些勳貴人家,富庶是一定的,但是這些人家當年都是開國元勳,家裡少說都有幾十號好手。
便是有錢,也得有命去拿不是嗎?
因此,此番最遭罪的反而是文官之家或是那些商戶,特彆是那些有底蘊的書香門第,算是倒了大黴了。
安置妥當家中諸人之後,賈攸便開始擔心起自己的親友們了,特彆是自己的嶽父一家,一家子隻有兩個主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抗住那些兵痞。
不過他也沒有過於擔心,概因蘇士昭早已經察覺到了風聲,府裡的防衛做的應當不錯,一時半會兒人家大約也攻不進去,自己不過是以防萬一去看看。
果然,當他提出帶著家兵出去查探之時,滿府諸人俱是不願,或是如賈母這般擔憂兒子安全的,或是擔心賈攸帶人出去後,府內防務空虛,害怕再有人攻進來的,亦或是蘇靈珊這般猶豫,既擔心父母,又擔心丈夫的。
但是賈攸一已決定,不容更改,為府裡留下了必要的防護之後,他便帶著幾十號家兵出門了。當然了,也應允了兩位嫂子和幾個侄媳婦的要求有機會順便查看下她們的娘家。
當他趕到蘇府門口時,這才慶幸自己來了,雖說蘇府有所準備,大門關得嚴實,但是還是有些亂兵圍攻在蘇府門口,好在賈攸及時趕到,幾十號家兵一擁而上,氣勢奪人,自然不是這群散兵遊勇可比。
府內見到賈攸帶人前來相助,欣喜極了,大呼:“姑爺來了,姑爺來了。”
裡邊受到鼓舞的蘇家家丁也衝出來,合力將這些亂兵剿滅,蘇士昭見到賈攸,十分高興,知道女兒和外孫他們一切安好,也算是放下心來。
賈攸為嶽父解了圍,又說了幾句話安慰,便馬不停蹄地趕向其他地方,例如說:秦府。
這倒不是賈蓉的妻子秦氏的娘家,畢竟那位工部營繕郎秦大人十分清貧,家在北城,周圍都是民居,想來還算安全。
這秦家是那位剛從工部尚書位子上退下來的秦老夫婦的秦府。他們的重孫,便是當初從賈家抱回去的那個孩子,起名喚作秦錚的,兩人年歲已高,秦錚此時不過是個七八歲的孩兒,府裡老的老,小的小,著實叫人擔憂。
好在秦家和蘇家離得不遠,畢竟這些清流們最是臭味相投,彼此安家都在一塊了。路上倒是遇上幾戶正在對抗的人家,舉手之勞,倒也收獲了不少人情。
待賈攸趕到秦家的時候,秦家已經岌岌可危了,畢竟秦老大人年歲已高,府裡沒什麼主心骨,好在來了賈攸這場及時雨,方才化解了危機。
無空多述,大嫂娘家張府、侄媳婦李紈李家、兒媳婦程家、外甥所在的林家等都要去看看,至於王家和陳家兩門姻親,俱是四王八公一派,想來府中必能夠抵抗一會兒。
好在幾戶人家相距不遠,有賈攸在,倒是緩過氣來。那順手被救的幾家對賈攸更是感激非常,幾門姻親也是連連感謝,還在琢磨著要不要結一門武將世家的姻親,不然碰到這種情況,自家可是無處可求了,看看張家、李家這幾家便知道,到底自家親戚在,這時候便體現出來作用來了。
但是還是有幾個人在殺敵中受了傷,賈攸便將幾個人托付在了親戚家。
他們自然是連連答應,便是受傷了的賈家家兵,那戰鬥力比起自己家的這群人,也好了不少,況這些人,說是自家的救命恩人也無妨。
賈攸帶著餘下的幾十人去了王家,雖說看不慣王子騰的為人,但是到底是自家親戚,要知道王家可是有兩個女人嫁到了賈家。王子騰此刻出任了九省統製,不在家,家中隻要王子勝和王仁兩個男丁,兩家人雖然分了家,但是卻仍住在一個府裡,概因想要扒著弟弟王子騰的名氣,但是兩人俱是不出息的。
但是好在有王子騰走前留下了不少部將,才算是撐到了賈攸的到來。
待賈攸準備帶人去齊國公陳家時,卻見陳家的的當家人,也就是侄媳婦陳氏的親哥哥,世襲三品威鎮將軍陳瑞文正帶著兵出來,雙方會師,湊到了百來號人。
雙方正在敘舊,又看到出來查看的神武將軍之子馮紫英,加起來竟然能夠有三百多名兵士。
賈攸眼珠子一轉,原本隻有他們這群人,他的膽子還沒有這麼大,隻是現在倒是有了個新想法,他拉過陳瑞文和馮唐兩人,嘀嘀咕咕說了一通。
陳瑞文的眼睛越來越亮,當即點頭讚道:“賈世叔好主意,咱們便去吧!”
馮紫英也滿是讚同道:“是極是極,賈世叔,正所謂赤膽忠心、拳拳報國,咱們既然有這個能力,那麼也該去拱衛陛下。”他其實心中早有此想法,趁現在渾水摸魚多斬殺幾個叛軍,也算混點資曆,不然此刻出來又是為甚。
他老爹馮唐自昨日起便入了宮,想來現在必定是在聖人邊上護衛,反正自家是站在聖人一頭的,此時斬殺亂兵也算是功勞一件。
而賈攸的意思是幾家人一同殺進內城,勤王護衛。
原本馮紫英完全沒有想到這一點,畢竟自己手下就這幾個人,但是有了賈家和陳家的這上百號人便不一樣了。
自己的兵頂多算個治安保衛的,就是進了內城也是給人家送菜,不比這兩家人的家兵,多是跟著上一輩老太爺上過戰場的,手裡見過血,不說以一敵五,敵二敵三倒是沒有問題。
想到這裡,馮紫英提起一口氣,大聲說道:“弟兄們,如今叛賊作亂,正是我等好兒郎們建功立業的好時機,大家隨我們去宮裡勤王護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