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秦家所求為子孫(2 / 2)

紅樓之老來子 斂愁黛 3242 字 2024-04-03

說這話,內心卻是歎了口氣,若是自己真的老當益壯,哪裡需要這麼著急?去歲太子謀反一事,雖說有賈家派人平息了秦府的騷亂,但是到底年紀大了傷了神,精力大有不濟。

去歲除夕家族祭祀之時,自己不防之下,竟是在家族眾人麵前昏了過去。雖說不過半個時辰便清醒了過來,但是自然被有心人看在眼裡,聯係到小曾孫子不過稚齡,自然傳出了自己若是有個萬一,由家族代為掌管家業的說法。

思及此處,秦尚書不免苦笑,能說出這種話,傳出這種風聲的人,自己還沒死呢!若是真有那一天,自己真的能夠放心撒手留下老妻幼孫嗎?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加上近段時間的風聲,秦尚書這才下定決心,讓曾孫認下賈攸這個義父。實際上,若非如此,秦尚書也沒有想要把孩子送到賈家的想法。

雖說兩家人先前有過約定,但是在秦尚書看來,兩家人之間素無來往,貿然結了乾親,難免會引來爭論,若是讓人揣測到孩子的身世,又是一場軒然大波。本能的,其實他是極為抗拒和賈家有所聯係的。

因此,他當時的打算,不過是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真正的想法是托一二莫逆老友代為撫育。可是自從族內有一二風聲傳來之時,他便意識到,若是沒有真正有力人物彈壓,僅憑著自己的遺囑,光是憑著宗族關係,那些人便能夠讓曾孫喝一壺。

當世之時,宗族禮法,那可是人倫常理。若是秦尚書家身無片縷,想來也無人掛念,偏偏秦家家業富庶,自秦尚書晚來失子,白發人送黑發人之後,盯著這份家業的人便數不勝數。想來自己的幾位老友也無法抵抗來自秦家宗族的勢力,畢竟秦家也不是什麼軟柿子。

思來想去,秦尚書隻好又找上了賈家,不管怎麼說,這孩子體內,還是留著賈家的血脈的。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秦尚書對賈家近些年來的尚學風氣頗為認同,對賈家族學也十分信任。

尤其是賈攸,他的一雙兒女,在京師都是有名的出色,曾孫子交給他,想來也不會養成一個紈絝性子,若是能夠藉此發奮上進,重整家業也說不準。

對於賈攸不願意沾手秦家家業的想法,秦尚書也能夠理解,畢竟賈攸還是文官,自然要考慮影響,侵占家業這種罪名,便是捕風捉影的話。於他而言,也是個大麻煩。

眼下,既然賈家已經遵從諾言,收下了曾孫,那麼自己最重要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至於其他,嗬嗬,作為宦海沉浮三十多年的老官宦,他自然有自己的手腕,族裡的那些人以為憑借一些風聲就能叫自己操心身後事,收買他們以求善待曾孫,未免也太天真了。

賈母和賈攸對視一眼,自然是應了。

因為今日是第一次上門,兩家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家,自然不會將此事草草操持一遍便算完事。於是兩家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找個高僧,算個黃道吉日,設宴請客以為見證。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