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邊的尼姑收了李氏的打點,自然會安排妥當。
隻是金珠萬萬沒想到,李氏這回會把經書供到智禪寺裡去,那可不是個普通地方,京中香火最盛處,便是那裡了。不知道有多少達官顯貴的家眷都在那裡有供奉,也不知道李氏是怎麼想的,在那裡點一盞長明燈,花銷可不少,至少得要一百兩銀子,再加上上下打點,沒個一百五十兩銀子下不來。
雖說以李氏的受寵程度和身家,這等花銷還是承受的起的,但也沒必要啊!
見她疑惑的模樣,李氏卻也不好說自己的理由,難道要她說:她覺得鐵檻寺不吉利,那孩子可是鐵檻寺的尼姑們鐵板釘釘地說是去了的,還超度過那孩兒的亡魂。當年她知道的時候,自然是深信不疑,還要經常酌資請裡邊的尼姑們給她那可憐的孩兒做法事什麼的。畢竟先前就是人家做的,自然不好勞煩她人,對寺裡的尼姑,她也是敬重有加的。
再加上,鐵檻寺作為賈家的家廟,她是賈家的姨娘,在這裡做事總是方便些,雖說要打點上下的尼姑,但是開銷相較在外邊的寺廟,的確是小了些。
她以往為孩子做法事,一是為了超度,希望孩子過得好些;二來也是為了慰藉自己心中的哀痛。自然沒想著要做的大張旗鼓的,鐵檻寺的規模,是儘夠了的。
可是自打心中有些了猜疑之後,她便有些新的想法了,若是事情真如自己所猜想的那般,那這鐵檻寺不供也罷!話說回來,若是真的能夠得償所願,便是在智禪寺月月供奉一盞長明燈,她是再情願不過的。
但是這原因,她是不好對金珠說的,隻是淡淡道:“無事,隻是我昨天夢到那孩子了,想著到底咱們府上的鐵檻寺香火不如智禪寺旺盛,索性又到了他的周年,既然總是要祭奠的,不如多費些銀錢到智禪寺去,也望他能夠過得好吧!”
金珠聞言,自然明白姨娘口中的“他”指的是誰。她伺候李氏的時間雖然晚,但是好在有個姐姐金鳳早先千叮嚀萬囑咐過的,自然知道那個他就是姨娘先前夭折掉的那個孩子。頓時便不做聲了,乖乖地應是,順手收拾好了東西,說道:“既然這樣,待會兒我叫我哥哥在二門候著,叫他著手去辦了。”
李氏點點頭說道:“告訴你哥哥,不要不舍得花錢。”
金珠自然無有不應的。
兩人又說了會兒話,算是將這件事安排妥當了。李氏這才慢條斯理地說道:“待會兒你叫人去趙姨娘那裡看看,若是老爺走了,便請她來我這裡坐一坐。若是老爺還在,就先彆上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