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安歌進入這個世界後,原主身體素質得到了強化,病痛減輕了不少。
轟隆隆,春雷乍響,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
舒安歌住的屋子很破,外麵下著大雨,裡麵下著小雨。
不是石水村故意刁難這些嬌滴滴的城裡知青,而是這裡的確窮的叮當響,村裡壓根兒沒幾所好房子。
就這破房子,之前還是三個女知青落腳的,這兩邊政策寬鬆了了些,那兩個女知青都找由頭離開了。
破屋子裡隻剩下舒安歌一個人,對她來說不是壞事兒。
她的房子是和村民家裡挨著的,這樣可以方便知青們遇到什麼事兒時,及時向村民求助。
舒安歌從床上起來,強撐著身體站在屋簷下,望著外麵淅淅瀝瀝的雨,聞著空氣裡的土腥味兒,心裡有了決定。
原主父母出意外是在夏天時,離現在還有幾個月,她這幾個月要想辦法,將關係轉回海市。
現在下著雨,鄉下路泥濘不堪不好走,舒安歌打算病好後再到縣城裡寄信。
這兩天隊裡熱火朝天的忙著春耕,原主病在床上,也沒人能騰出手來照顧。
即使這樣,原主也很感激隊裡的照顧了,至少對方沒讓她帶病乾活。
村裡人一開始對城裡來的知青充滿好奇,還有一種無名的敬畏。等發現這些學生仔,肩不能挑手不能扛時,對他們就沒那麼稀罕了。
缺衣少食的年代,來一個人就多一張嘴,石水村兒本來就窮,再養十幾個乾活不利索的知青就更窮了。
舒安歌托人弄了點兒藿香,拿做飯的鍋熬了熬,一天喝兩次,很快病就好了。
病好之後就得下地,舒安歌養病的時候,一個人在破敗的院子裡練了兩天拳腳。
原主根骨不差,就是正發育的時候沒吃好,人瘦骨伶仃的虛弱了些。
隻要好好鍛煉,多吃點兒營養品,舒安歌琢磨著,她這個身高未必能動多少,體重肯定可以增加的。
種地對於舒安歌來說並不陌生,但在之前的任務世界裡,她還真的很少自己上過手。
大多數任務位麵中,舒安歌都是一個農業生產的指導者和改良者。
哪怕任務身份是貧窮的鄉下人,舒安歌也能找到其它賺錢的法子,因為土裡刨食兒賺錢實在太慢了。
這個年代不一樣,人人都得勞動,尤其的舒安歌這樣的青壯年勞動力。
春耕要下田,女知青多做一些插秧這種不太費力氣的細致活,男知青則要跟村民一下,拿扁擔挑糞一起牽牛犁地。
插秧不怎麼費力氣,但絕對不是個好活。
大太陽毫不留情的曬著,舒安歌後背濕了乾,乾了又濕,冷冰冰黏嗒嗒的貼在身上。
這還不算完,舒安歌腳踩在水汪汪的稻田中,泡了小半天,一雙腳又腫又白。
“我的腰快斷了,這地這麼多,啥時候能插完啊。”
離舒安歌不遠的地方,一個身材高挑像竹竿兒的女青年,扶著腰哭喪著臉抱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