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剛剛登基,朝中政務多由呂不韋協同其他大臣一起處理,他如今隻能在一旁聽政,適當給一些無關痛癢的建議。
嬴政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學讀書學兵法學王道,學治國之術,還要學習武藝。
呂不韋在培養嬴政這方麵,嘔心瀝血從未藏私。
對比後世那些,故意挑一些年紀小的皇子扶上皇位,然後想方設法將其養廢,恨不得對方不學無術詔書都不會寫的人,呂不韋著實算的上清流了。
正是他這種鞠躬儘瘁的態度,才讓後世懷疑,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
畢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權傾天下時,唾手可得的王位都是不小的誘惑。
春秋戰國禮樂崩壞,諸侯反周王室,朝中大臣反諸侯,以至於鬨出三家分晉之事。
呂不韋若是反了秦王,旁人反倒不驚訝了。
舒安歌跟在馬車後麵,姿態悠閒,步履穩健,腰間佩著長劍。
這劍是呂不韋贈給她的,由名劍打造,表達寶劍贈英雄之意。他是一個大方的人,若沒有嬴政這層關係在,舒安歌會更欣賞他。
但因為嬴政的緣故,舒安歌想要深入了解一下,呂不韋待嬴政究竟是什麼態度,他到底是懷著君王養成的心思,還是貪戀權力,意圖挾天子以令諸侯。
呂不韋將舒安歌帶到了霸宮,她在宮苑中等候了片刻,這才被傳召至內殿中。
進殿前,在衛士的提醒下,舒安歌解了腰間佩劍,由衛士代為保管。
從他們初見到現在過去三年了,嬴政也從當年前途未卜的秦國公子,搖身一變成為秦國大王。
他甚至不知自己當年救過的那頭小鹿,其實是一個小妖精,如今化成人形,千裡迢迢的來尋他了。
舒安歌大步流星的走到內殿,呂不韋和嬴政麵對麵跪坐在榻上談話,麵前放著一張小茶幾。
她單膝著地,向嬴政行了一禮,朗聲道:“內史郡明蘭拜見大王。”
作為呂不韋門下食客,舒安歌此時尚未有官職在身,這個年代又無草民稱謂,遂直接用地名加名字自稱。
嬴政幾天前就聽呂不韋提過,他門下新來了一位遊俠,劍法高超無人能及,欲讓他入宮教他劍術。
呂不韋提起明蘭時讚不絕口,嬴政記下了這個名字。
他本以為會見到一個飽經滄桑的中年遊俠沒想到他如此年輕,看起來不比他大多少。
明蘭生的眉清目秀,蜂腰猿背身材挺拔,長發用木簪豎起,文質彬彬如書生。
嬴政略略打量了一下,如何也不能將她與武藝高強的遊俠聯係在一起。
但仲父從不說謊,這一點是無需懷疑的。
嬴政打量舒安歌時,她也悄悄觀望著他,三年多未見,他長開了許多,氣質比初見時更加陰沉,眉宇間多了幾分淩厲。
(一直追到現在的人,應該了解藍橋的風格,就是篇幅較彆的快穿稍長一些,劇情向也重一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