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七章 隱患(2 / 2)

日月風華 沙漠 4534 字 2024-04-21

西門浩見秦少卿自己說出來,也不再忌諱,微點頭道:“大人所言極是。聖人登基近二十年,雖說先皇帝在世的時候,大唐的武功已經不如從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周邊夷蠻對我大唐還是心中敬畏,不敢有絲毫的不敬。”想了一下,才道:“當今聖人登基過後,州軍叛亂,蠻夷趁勢侵入,雖然最終被朝廷一一平定,但也導致大唐元氣大傷。靺栗人狡詐無比,那個時候也正是淵蓋建當權,他沒有趁勢攻入遼東,卻向周邊其他部落小國發起攻勢。武宗當年平定渤海之後,在渤海大封諸侯,將渤海國分成了七股勢力,以此互相牽製,也正因為如此,渤海七候分散了渤海國的力量,對大唐的威脅也就大大減低。但從趁著帝國內亂,淵蓋建迅速征服了七候,將渤海國重新統一起來,而後繼續對外擴張,等大唐緩過神來,渤海已經成為了東北的龐然大物,再想收拾他們已經不容易了。”

華寬搖頭苦笑道:“何止不容易,以當前我大唐的局麵,要對渤海用兵,幾無可能。西陵被叛軍攻占,朝廷就沒有出兵征剿,比起西陵,渤海的實力超出不是一星半點,朝廷連西陵都無法收複回來,就不必說對渤海用兵了。”

“這話到不假。”西門浩道:“當年武宗皇帝麾下有著強大的大唐鐵騎,將士驍勇善戰,就算是這樣,也花了近十年時間才將渤海徹底征服。現在我大唐武功不比當年,此消彼長,我大唐再想征服渤海,絕非易事。”臉色凝重,緩緩道:“而且這幾年渤海國派出大批的馬販子與圖蓀各部交易,儲備大批的戰馬,小人不敢胡言,但他們如此準備,很可能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與我大唐為難,大人,您是朝廷命官,朝廷對此不得不防。”

秦逍微微頷首,心想大唐四境危機四伏,但京都卻依舊是歌舞升平,也不知道聖人和朝臣們是否對東北的威脅作出部署應對?

“西門先生,北邊馬匹貿易的情況,還請你多多派人注意。”秦逍沉吟片刻,輕聲道:“你這邊儘量多從那邊收購馬匹,如果可以的話,讓你的人也注意靺栗人在那邊的動靜,最好是掌握他們貿易的詳細情況,例如他們到底與哪些圖蓀部落貿易,每個月又從從原收購多少馬匹,越詳細越好。”

西門浩忙拱手道:“大人放心,您既然交代下來,小人會專門安排一批人打探靺栗人的貿易情況。”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人,恕小人多嘴。”華寬忽然道:“朝廷的方略,我們尋常百姓自然不知,不過若是眼睜睜地看著靺栗人一直與圖蓀人貿易,他們儲備的戰馬越來越多,對我大唐必然不利。小人以為,朝廷也要想些法子,阻止靺栗人肆無忌憚地整軍備戰。”

秦逍點頭道:“華先生有什麼好主意?”

“好主意不敢當。”華寬看向西門浩,問道:“親家,在草原上貿易馬屁,哪些貨物最容易和圖蓀人交易?”

“在草原上最受歡迎的便是絲綢。”西門浩道:“絲綢在草原上硬通貨,圖蓀各部都願意用馬匹和咱們交換絲綢,除此之外,便是瓷器,然後是藥材和茶葉。草原各類疾病不少,雖然他們自己也有草藥,但藥效最好的還是從咱們大唐運過去的草藥,所以咱們的藥材在草原也很受歡迎。親家,你是做藥材生意的,每年我這邊幫你賣到草原的藥材也不在少數。”

華寬哈哈一笑,這才道:“所以絲綢和瓷器在草原上最容易貿易,而這兩樣貨物,是咱們大唐的特產,渤海國雖然也東施效顰,仿照咱們生產絲綢和瓷器,但工藝與我們相比天壤之彆,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派出大批的商販前來咱們大唐收購絲綢瓷器。”頓了頓,才正色道:“大人,朝廷能不能下一道命令,禁止渤海商販在咱們大唐境內收購絲綢瓷器。他們低價收購的貨物,又被他們拿去換馬匹,兩頭都占便宜,咱們禁止他們低價收購,他們就無法和咱們大唐的商販在圖蓀部落競爭了。”

“大人,這是個好主意。”西門浩立刻道:“朝廷也不必直接禁止,但是渤海商販不可在大唐自行收購,需要與指定的官商交易,而且必須以高價購買。沿途關卡也要對渤海商販的貨物嚴加檢查,他們要運送絲綢瓷器回國,必須要有官府的文牒,上麵寫清楚數量,一旦數目不對,立刻追查來源。如果大唐有人私下出售絲綢瓷器給他們,處以重罰,這樣一來,就切斷了靺栗人購馬的本錢,對他們必然造成重創。”

秦逍心想西門浩所說的法子,從根本上來說,對江南的絲綢賞和瓷器商大大有利,對西門浩這樣的馬商當然也是有百利無一害,不過真要如此施行,對渤海商賈也確實造成巨大的打擊。

“此事我會向朝廷稟明。”秦逍微一沉吟,頷首道:“大理寺畢竟還管不了這些事情,我可以向朝廷上折子,但是否實施,還需要相關的衙門來決定。”起身道:“西門先生,你家事在身,我就不多打擾了,等以後抽出空閒,咱們再好好聊聊。”

“大人,要不在這邊吃頓便飯?”西門浩忙起身道:“你連茶都沒有喝一杯,這!”

秦逍笑道:“還有事在身,今日就算了,不過你頓飯,遲早是要吃的。”當下告辭離去,西門浩和華寬則是一路送出街巷。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