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製片的麵先說好,進了劇組就彆這樣那樣搞事情了。
都是一個公司的,心裡有數,合作起來才不傷感情。
難怪羅素素不開口。
學到了學到了。
倪冰硯悶頭喝茶,隻當自己是個來吃飯的工具人。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有交際花一樣的王總在,場上就沒冷過。
因為沒有外人,喝酒也沒人勸,倪冰硯一口沒沾,導演和製片還誇她懂事,順口就數落周大為:
“你彆喝大了啊,明天第一場就是你和素素的戲,到時候要是接不住戲,可就丟影帝的人了啊!”
周大為就笑:“這才哪到哪?我就算醉著,也能好好拍,這麼多年,外人不了解我,你們還不了解嗎?”
這灑脫勁兒,要是生得早,還能去演一下令狐衝。
倪冰硯隻能默默吐槽。
她與周大為還不熟,不適合開玩笑。
眾人說說笑笑,就有人問這次為何非要折騰到滬市取景?
熟悉起來,倪冰硯才發現,陳誌文這人其實很幽默,與他的外表很不相符。
比如現在,他竟然這麼說——“前幾年都在京市拍,換個環境,給滬市的觀眾增添一些體驗感,多好?”
這理由怪新鮮,眾人都一副不信的樣子。
陳誌文也很坦蕩:“好吧,我攤牌,我媳婦兒二胎,預產期就年底,我得離家近點。回頭你們可得把紅包準備好!”
這個理由大家都表示接受。
倪冰硯也因此對他印象變得更好了一些。
愛老婆愛孩子,不是嘴上說說就算的。
圈子裡混了這麼久,倪冰硯也清楚,雖說害群之馬很多,好好過日子的人還是不少的。
席間陳誌文也說起他家大概情況。
老婆是滬市人,因為公婆早逝,老公又忙,隻能在娘家坐月子,他不放心,就申請來滬市取景。
滬市本就是都市電影熱門取景地,在這兒拍,和在京市拍,並沒有什麼不同。
因為戲很趕,主演都要求如非必要,不得外出。
大夥兒都屬於同一個公司,合夥把蛋糕做大,大家都能得到好處,因而比起給彆的公司打工,大家都要用心很多。
當然公司也沒有虧待他們,片酬比市場價足足高了百分之十五,還給的稅後價。
相處第一天,倪冰硯對團隊印象極好,不管是羅素素還是周大為,都對她很好。
畢竟年齡差擺在那裡,三人發展路線也不同,目前沒有利益糾葛,自然和諧得很。
這次預算充足,開機儀式辦得很大,不僅請了很多媒體,貢品也豐富很多。
比起之前《大山的孩子》用公雞血點了下機器就算,這次不僅有豬頭,還有各色瓜果,在周大為的強力推薦下,甚至還供了兩瓶茅台。
好吧,不管哪路神仙過來,應該都會滿意了。
開機儀式結束,劇組正式開機。
因為準備充足,導演也細致,遇到問題會耐心解釋,很快日常拍攝就走入了正軌。
雖然陳誌文如她預料那般龜毛,但他很講道理,從來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這一點,對演員來講,就是萬幸了。
倪冰硯唯一不滿的地方,大概就是劇組盒飯了。
每天守著鍋灶,還要吃盒飯,簡直難以忍受。
終於,開機第三天,靠譜老爸找的廚娘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