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倒是有幾個老臣,似乎回憶起了什麼,眼中閃過一絲駭意!
建安三年!
在金鑾殿上,武宗皇帝將禦史台的設想提出,遭受到了以大理寺和刑部為首的大部分臣子的強烈反對。但以武宗皇帝的威望與手段,其實是可以強行推行下去的!
隻是,當時恰好北秦突然出兵,大軍犯界。便被這事給耽擱了。
之後北境鬨天災,揚州鬨水患。再之後,又和南唐聯手滅蜀。
這設立禦史台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被徐錦鳳這麼一提……
當初武宗皇帝的設想,就是要讓禦史台分大理寺和刑部的權力!
禦史台是可以設天牢,以及擁有審核官員犯案、斬殺囚犯之權!
而徐錦鳳乃是監察禦史,隻要審核了楚慶之煉魔一案,並征得天子的禦筆批注,那麼還真是可以當場斬殺囚犯!
想到此處,那幾個明白過來的老臣冷汗直流,為楚賀之默哀。
這楚家老三,隻怕討不到好處了,恐怕還會栽了!
徐錦鳳說道:“臣請翻閱建安三年的檔案,查詢禦史台詳細之權!”
武宗在位二十八年。
這建安三年,女帝都還沒出身呢!
“來人,去天祿閣,將建安三年的所有檔案都搬來!”
女帝立刻吩咐貼身太監做事。
眾臣依然一頭霧水。
那都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了。
二十五年前,他們絕大多數都還沒資格站在金鑾殿上呢!
一刻鐘後。
鄧公公帶著五個小太監將檔案都捧了過來,足足三百多卷。
女帝黛眉微蹙:“徐愛卿,檔案在此,你想要知曉什麼?”
徐錦鳳微微一笑,隨即大步走上前。
他一眼掃去,便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一份案卷。
他將案卷翻開,遞到吏部尚書王琰手中,笑道:“下官人微言輕,說了怕彆人不信,還有勞王大人念一念。”
王琰沒好氣瞪了徐錦鳳一眼。
這挑撥離間的心思太明顯了,他哪裡還不能明白?
但此時也隻能硬著頭皮念了。
“……權力猛如虎也,若不控製,必將傷人害己……朕設禦史台,便是為這猛虎打造一個鐵籠也……獨立於三寺六部之外,再設一禦史台,司天牢、監察、巡判……之權,與大理寺、刑部成三足之勢,互相監督……”
全場鴉雀無聲。
禦史台,還真有分大理寺,刑部的審斷之權!
不過針對的乃是朝廷官員及其家眷。
武宗之所以這麼做,便是想要杜絕官官相護、從輕而判的現象!
楚賀之難以置信。
他慌了。
誣告反坐。
這可是他親口承認的。
不行!
他絕不能輸!
強行收斂恐意,他咬牙道:“即便禦史台有斷案之權又如何!楚慶之所作所為乃是死罪。而死罪,必須要經過陛下禦筆批示,才能問斬!徐錦鳳,你還少了這道流程!”
“誰說我沒有經過禦筆批示了?興平縣的案卷已經呈到京兆府了,楚大人若是不信,大可去翻一翻那案卷。”
徐錦鳳臉上的笑容讓楚賀之感到莫名的寒意。
“本官不信!你在故意陷害我!”
楚賀之咬緊牙關,強裝鎮定。
女帝怒道:“夠了!來人,摘去楚賀之烏紗帽,打入天牢!”
話音一落,便有禦前侍衛大步衝了進來。
“陛下,微臣冤枉啊!”
楚賀之心慌意亂,“二哥,你倒是說話啊。王大人,你們快幫我向陛下求情啊!”
不過很顯然。
他的兄弟早已放棄了他。
而王琰,昨夜就已經和徐錦鳳狼狽為奸了。
其他王公大臣們此時也都紛紛低下頭,不去看楚賀之。
他們可都想起來了,在國子監時,女帝就將禦筆賜給了徐錦鳳。
所以……
徐錦鳳動用禦筆批示,也就代表著女帝的意誌!
雖然這也有些勉強。
但萬一徐錦鳳還有後招呢?
這小年輕根本不講武德,最喜釣魚了!
在這節骨眼上,他們可不想引火上身。
道門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死道友不死貧道。
對!
徐錦鳳趁勝追擊,怒喝道:“陛下,臣還要彈劾楚賀之,雇用飛鷹幫高手,在葫蘆山伏擊微臣。”
“飛鷹幫已經不複存在,你可有證據?”
女帝問道。
徐錦鳳自信道:“兩幫火拚,很顯然是楚賀之要借刀殺人滅口。所以隻要審一審猛虎幫,真相必定水落石出。”
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
猛虎幫應該知道如何選擇!
“準奏!此事便交給京兆府去審理吧。”
女帝說道。
林厚山行事穩重,她願意再給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
“徐愛卿,若無事了的話,便退下吧。”
女帝意味深長地看向徐錦鳳。
徐錦鳳心領神會,便大聲道:“陛下,臣好不容易上了一次早朝,臣這還有本要奏呢!”
還有本?
這又是想要彈劾誰啊?
滿朝文武菊花一緊。
自己該不會成為下一個倒黴蛋吧?
“所奏何事?”
“臣以為,全國上下商稅當實行二十稅一!”
啊呸!
這對狗男女。
哦不!
這對君臣,竟又開始唱雙簧了!
此言一出,全場一片嘩然。
滿朝諸公心中那叫一個疼啊。
原本是來吃瓜的,看徐錦鳳和楚家鬥,卻沒想到這個年輕人一點都不尊重他們這些老年人,竟真的將戰火引到了他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