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班傑明的名字換成了本傑明。
chapter 11
九月,東國中南部,加羅城。
清晨四點天就亮了,青灰色的霧靄透著絲淡粉色,薄薄一層籠罩著這個殘敗而死寂的城市。
城中心一棟四層高的房子頂層,窗戶緊閉,窗子上糊滿報紙。室內光線昏暗,光禿禿的水泥牆麵和地板,擺著一桌一椅一床。
一個小電風扇在床頭呼呼轉動,忽然,電流滋地一聲,扇葉沒勁兒了,越轉越慢,晃晃悠悠繞幾圈,終於停止。
又停電了。
不過幾分鐘,床上的宋冉醒了過來,摸摸脖子,一層細汗。
九月了,天氣還是炎熱。
這些天,加羅城的氣溫始終在三十五度以上,體感溫度超過四十。宋冉駐守一個月了,剛來那會兒天天近五十度才是要命。
一個多月前,東國戰事惡化,平民傷亡不計其數。各國的戰地記者,慈善組織,誌願者,無國界醫生,以及聯合國維和部隊都進駐到了這個國家。
梁城衛視也派了記者過來。幾個男同事去了前線,宋冉留在UN維和部隊的駐紮地加羅,負責對當地東國軍民和維和部隊的情況進行報道。
她大部分時間在中國駐地內為本國軍隊做記錄服務,偶爾跟著其他隊伍出勤。今天剛好又有特殊行動,要跟一隊外國兵去執行解救任務。
她把鬨鐘定在四點半,現在還有一刻鐘時間。宋冉開窗透透氣,看見加羅城一片灰敗。她倚著窗子吹了會兒晨風,好似聽著這座城市喘息的聲音。
不一會兒,鬨鐘響了。她收拾好自己,出了門,在古舊的樓道裡碰見了東國當地的記者薩辛。
“早上好!”他拿英語打招呼。
“早上好!”宋冉說,“停電了,你知道嗎?”
“知道。以後停電會越來越多,習慣就好。”
“這麼看來,局麵對政府軍不利?”
薩辛聳聳肩,攤著手:“你知道的,兩麵夾擊。”半個月前,極端恐怖組織也參與進來了,給本就惡劣的東國局勢添油加柴。
“阿勒會失守嗎?”阿勒城是離加羅最近的一處三方交戰重鎮,也是幾方勢力死死搶占的樞紐。
“隻有主知道。”薩辛在胸前畫了個禱告的符號,指了下天。
薩辛年紀比表弟冉池還小,才二十歲。他是首都伽瑪理工大學的大二學生,戰爭爆發後揣著相機就上了前線,說是要把自己國家的真相記錄下來。他又高又瘦,眼窩深,眉骨高,麵龐有著當地人深邃的輪廓。但畢竟是學生,太嫩了,為了看著成熟些,他故意蓄起胡子。
兩人今天要跟著一支歐美維和小分隊去100公裡外的小鎮解救平民。
薩辛不太喜歡美國人,他想去最前線拍攝東國軍隊的作戰畫麵。但他畢竟不是專業記者,沒那個資格。
而同路的美國兵也不太在意他倆,一路跟幾個歐美戰地記者聊得歡暢。
宋冉同一隊軍人還有記者擠坐在軍用卡車後頭,她戴著頭盔穿著防彈衣,眯眼看著車後頭揚起的陣陣沙塵,有一陣沒一陣地聽著他們英語聊天。
半路,一個叫本傑明的美國兵忽然問她:“我好像見過你。”
宋冉沒有印象。
“我們隔壁是中國兵駐地,你經常去。你是中國人?”
“是。”
話音剛落,有個英國兵笑起來:“你們的軍人種菜種得怎麼樣了?”
四周頓起一片哄笑。
薩辛尷尬地看著宋冉,不知該怎麼解圍。
駐守加羅的維和人員來自十個國家,統一由聯合指揮部調遣。指揮部裡歐美軍官居多。哪怕在戰場上,也是有歧視的。他們認為亞洲人體弱且能力不足。作戰的事兒通常都歸歐美部隊。中國主要負責公路建設,物資運輸,醫療救援,外加保護誌願者、醫生等國際救援人員。
而中國官兵抽出空閒在駐地裡開辟幾塊荒地種起了蔬菜,還養了雞,儼然成了一道景觀。
宋冉看著他們,等他們笑完了,說:“謝謝關心,白菜已經成熟,肉雞也長得不錯。前兩天,我們的士兵還送了一些去戰地醫院,給受傷的美國兵加餐補充營養。你們不知道嗎?”
笑聲停了。
本傑明和同伴交換一下眼神,說:“我們也想種菜養雞,但要上前線作戰,任務重。”
宋冉說:“種植也是一門科學,打得了子彈,不一定播得好種子。”
本傑明聳肩撇嘴,不接話了。
隊伍抵達目的地時,是早上九點。
小鎮在加羅北方,離阿勒城不遠。鎮子地處偏僻,戰爭損毀程度不重,卻荒無人煙。
宋冉跟著隊伍潛伏進了小鎮。
來的路上還歡聲笑語,進了鎮子所有人都異常警惕。
宋冉小心潛伏過一條空曠安靜的街道,身後有人踩到廢棄易拉罐,發出聲響。她驚覺回頭,是本傑明。
他和同伴見她被嚇到,都咧嘴無聲地笑起來,眉毛快從臉上飛出去。宋冉無視掉他們嘲笑,拉好頭盔和麵罩,繼續小心向前。
潛了一路沒碰上意外,敵方軍隊似乎撤走了。
很快,維和小分隊在城中心的學校教學樓找到一撥避難的民眾,上至老人,下至兒童,大概一百來號人。
軍人們迅速護送民眾從學校後門撤離,突然,學校操場傳來一聲槍響,一個英國兵吼了聲:“有叛軍!”
宋冉一秒鐘就飛奔而去。
一瞬間,民眾瘋狂朝後門湧。軍隊果決分成兩撥,一撥護送一撥增援。而現場的戰地記者全數朝交火點衝去,除了薩辛,他展開手臂將幾個婦女兒童護在身前迅速往外走。
宋冉最先衝到教學樓底層的一間教室,正好趕上室內的維和兵跟對麵教學樓裡的叛軍開火,你來我往,槍聲不斷。
上了戰場就能見分曉——幾個長期執行任務的習慣了這場麵,上膛開槍瞄準躲避非常熟練;幾個新來的則有些膽怯,找掩護時渾身在抖。
宋冉躲在牆壁後邊,瞄著相機。幾顆子彈打到她這麵的牆壁上,炸得劈啪響,但牆厚,子彈穿不透。有一顆從窗子裡射進來,嗖地從她麵前飛過,把教室後排的玻璃窗打得稀巴爛。她精神高度緊張,竟忘了害怕。
對方人員不夠,交火不到一刻鐘就停止。叛軍死傷二十人,剩下幾個活的繳械投了降。原來,他們的隊伍放棄這座鎮子北上了。
結束後,宋冉才後知後覺地有些腿軟。
她來這兒一個多月,不是第一次接觸實戰了。第一回才是嚇得心都快驟停了呢。
返回學校後門,見薩辛正幫著大人們把小孩子一個個抱上車。
宋冉問:“你剛才沒跟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