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這句話的那一刻,池雪焰想,這好像是他記憶裡,最普通平淡,也最奇異特殊的一個平安夜。
他在家門口下了車,外麵沒有應景的雪花,也沒有事先裝扮的聖誕樹,隻有凜冽的寒風。
但他收到一份超乎想象的聖誕禮物。
一個此刻正站在他身邊的、近在咫尺的未解之謎,向他交出一把可以用來驗證一切答案的鑰匙。
這是一份池雪焰永遠無法拒絕的禮物——隻要他仍是他。
他喜歡這個用生日照片故事,對等換來的隱秘細節。
裡有黑白分明的主角、反派、路人,有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有提前標注的悲劇或幸福結局。
可真實的生活從來不是這麼簡單,既無法明晰彆人藏在心裡的念頭,也無法預知未來通向何方。
人隻能用自己的視角,在當下生活。
目之所及的風景中,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本身。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一個不確定的謎團,卻有著隻對他確定的透明。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往後,他再也不必花費多餘的精力去思考,神秘的穿書者賀橋是否對自己隱瞞了什麼。
從一開始就高低不一的天平,因而不再傾斜搖晃,一切都回到最公平的原點。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悠長冬夜裡,他凝視賀橋低頭開門的側臉。
整個人的姿態展現出良好的教養,卻不顯得矜貴,給人一種俊美溫和、天真友善的印象。
初見時的第一感受,在此刻似乎仍然適用。
但已不夠完整,無法概括身邊人的全部。
家門打開,屋子漂亮得一如往昔,但沒有絲毫慶祝的氣息。
池雪焰對循規蹈矩的生日毫無興趣,所以並沒有提前準備那些仿佛最應該有的環節:蛋糕、蠟燭、許願、禮物。
可大部分人,總是在意這些尋常儀式的。
尤其是在陌生世界裡度過的第一個生日。
所以池雪焰走進家門後的第一句話,是問賀橋:“你需要吃生日蛋糕嗎?剛才經過了好幾家蛋糕店,忘記停車去買。”
買蛋糕本來是他打算用來委婉拒絕賀橋的話。
但不完全是借口,他的確考慮過這一點,替那一刻作為朋友對待的賀橋。
“不用。”賀橋搖搖頭,“我不是很喜歡吃奶油,蛋糕太大了,買來會浪費。”
和隨身帶糖的池雪焰不同,他對甜食沒有特彆的偏好,尤其不愛吃奶油。
而且,對賀橋而言,這已經是一個他所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生日。
下一秒,他卻看見對方眼中閃爍的笑意。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池雪焰脫下外套,隨手丟在沙發上,語氣裡帶著隱約的調侃:“我本來還想給你做個蛋糕的。”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賀橋忽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可上一句“不用”猶在耳邊。
見他表情裡欲言又止的反悔,池雪焰臉上的笑意愈發鮮明,他不再問壽星要這個昭然若揭的答案,而是徑自走向廚房。
“沒有奶油,體積很小,半小時就能做完。”他如實相告,“是懶人蛋糕,彆抱太大期待。”
對正在廚房裡忙碌的人來說,這是很漫長的半小時。
對同在廚房裡陪伴的人來說,這是太短暫的半小時。
池雪焰難得沒有望著窗外的氣球人解悶,而是低著頭,認真地分離著蛋清和蛋黃。
雞蛋、黃油、低筋麵粉、泡打粉、抹茶粉……都是在搬進婚房前,廚房裡就提前備好了的東西。
賀橋會做飯,但沒接觸過烘焙,為此還一度覺得奇怪,為什麼母親會準備那麼多烘焙常用的原材料。
有次打電話時,他隨口提起,盛小月就告訴他,這是韓真真讓人買的,說是小池可能會用得到。
這反而令賀橋更意外了。
從池雪焰自己做早餐時萬年不變的敷衍三明治,和他多次強調過不想學做飯這兩點,都能清晰地看出他對下廚的抗拒。
讓人無法想象他主動進廚房做烘焙的樣子。
但賀橋也的確見到過,他手機裡有關於甜食製作的群聊。
就在婚禮那一天。
他看見了池雪焰亮著的手機屏幕,同時發現了那上麵給他與任宣的備注。
對後一件事,現在還沒有到可以問的時機。
不過在今天,他至少解開了前一個疑惑。
“……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難免會有吵架和不愉快。”池雪焰攪拌蛋黃糊的時候,同賀橋閒聊打發時間,“他們倆一生我氣,我就鑽進廚房。”
何況他做事總是隨心所欲,惹父母生氣是常有的事,哪怕他們已經比尋常家長要包容得多。
“我爸愛吃甜食,所以我學了一點最簡單的甜品和蛋糕。”說著,他笑起來,“我加了一個專門分享懶人食譜的群——你知道那個群主有多懶嗎?”
“連在群聊名稱裡補充上懶人兩個字,她都懶得去加,但有時候還是願意克服懶惰,親手給自己烤一個小蛋糕。”
“人實在是一種奇怪又矛盾的動物,就像我很討厭做飯,但偶爾也會主動走進廚房做一份甜食。”
它們看起來像兩棵落滿雪花的聖誕樹。
“小人魚後悔了,所以在新的故事裡,她決定遊向深海,比起岸上遙遠的王子,那裡有她更喜歡的珊瑚和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