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知夏回到家中,插好了大門上的門栓。進了臥房之後,換上了白色的中衣。
雖然知夏很想把中衣袖子剪了當做短袖睡衣,但是想了想還是沒敢。
畢竟自己一個人住,萬一發生個火災,地震啥的,往外跑,到時候,自己在彆人眼裡可就屬於衣衫不整了。那可就麻煩了。她可沒有挑戰世俗的想法。
換好衣服,知夏走到了書房裡,點燃蠟燭。把筆墨紙硯在桌子上擺好。
紙勉強算得上好紙,至少白白淨淨的,不是那種發黃的紙張。
江知夏用長條鎮紙把紙的兩端壓好,然後就開始用墨條在硯台裡磨起來。
知夏一邊磨墨,一邊構思。構思完畢,就坐在桌前用毛筆畫了起來。
江知夏坐在桌前畫了好久,也隻畫了一個步搖的圖案,想了想,又在圖樣上詳細的標注了一下建議的尺寸。
因為知夏的毛筆字實在是寫的不怎麼好,所以乾脆就不在上麵多寫字了。到時候,再跟做首飾的匠人講解下就好了。
這個架空的大曆朝,居然沒有步搖這種顯示女性搖曳生姿的首飾。大多數是發簪,發梳,發釵,花鈿等。
外麵夜色已深,這剛換的蠟燭又快燃儘了。江知夏不由的有點心疼。
現在這蠟燭價格還是比較貴的。外麵倒是有便宜的油燈,不過油燈的油煙氣重,光亮也比不上蠟燭。
江知夏在前世全是用電燈。穿過來之後,在宮裡也都是用蠟燭。即使出了宮,也不想在這方麵省。畢竟晚上的光線對眼睛還是挺重要的。
畫完這一張步搖的圖樣,知夏也不打算再畫了。就算是蠟燭,也還是挺傷眼睛的。
第二天早上,知夏吃過早飯之後,又坐在桌子前麵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