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史密斯首先帶著蘇黎來到了給他安排好的酒店之中,美國人自然也要麵子,他們給蘇黎安排好的房間相當豪華,裡麵甚至還有一台電腦。
這大概是蘇黎居住過的最豪華地酒店之一,當然,蘇黎的助手的房間要次一點,但也很不錯。
和麥昭輝他們一樣,威爾·史密斯和導演加布裡爾·穆奇諾兩個人好像懷抱玩具的孩子,飛快地來到了蘇黎的房間之內,開始攀談劇本。
導演穆奇諾與威爾·史密斯一樣,對蘇黎這個年輕人的印象也很不錯,當然,在良好印象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對蘇黎年輕的驚訝——一個二十歲的青年,竟然能夠寫出如此漂亮的劇本,行為做事舉止得體,這種氣度倒是讓他們拋棄了一些無謂的蔑視,真正欣賞蘇黎這個來自大洋彼岸的朋友。
蘇黎既然敢將這部劇本交出來,自然也吃透了《七磅》的點點滴滴。事實證明,蘇黎這段時期的英語學習完全收到了效果,和這兩個人交談完全不費勁。
《七磅》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男主角開車帶妻子回家,但因為他用手機而發生了一場車禍,對麵車上的六個人,包括他的妻子全部喪生。他陷入了深深地自責之中,他決定用自殺來償還自己的罪惡,但在這之前,他決定用自己的能力,計劃幫助一些需要幫助,而社會忽視了他們或沒有能力幫助的好人……
這部電影的名字包涵意思很多,首先是他覺得自己害死了七條生命,他要用七磅來償還;而他用自己的眼睛,肺,腎,心臟,肝,骨髓,房子來對七個人給了自己的幫助;最後一個意思則是莎士比亞的巨著《威尼斯商人》之中提到過,欠下一份債務需要用一磅自己的肉來償還,而他欠下了總共七份。
不管是穆奇諾還是史密斯,對《七磅》這個片名都提出了自己的讚賞,不過,史密斯真正相當欣賞蘇黎,甚至達到一種尊敬地步的還是蘇黎寫在劇本上的幾個小細節:
1,主人公選擇用水母自殺——水母很致命,它的毒屬於神經毒素,並麻痹心臟,死者會因為神經劇痛而死,根本不會影響任何器官,這樣就保證了器官的完整性;
2,主人公在冰水裡自殺——在冰凍下可以減慢血流速度,從而較長時間內保持器官活性;
3,打911——主角在自殺前已經打了求救電話,看好手表,顯然是計劃周密,已計算好死亡休克時間,也是為自己的器官能及時被移植;
4,橡膠手套:其實在他自殺的浴缸旁邊的地上還放著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不要碰水母”,手套是防止此後趕到後的救援人員被水母刺傷。
這幾個小細節讓威爾史密斯覺得蘇黎身上閃耀著一種細致入微地真正地憐憫,這也就是讓威爾·史密斯甚至將自己對蘇黎的感覺提升到尊敬地步的緣故。蘇黎做出來這幾個小細節,處處透露出一種人性地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