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會後,陸錚和霍親群的關係便變得極為冷淡,便是去省城開會坐同一架飛機,頭等艙鄰座,兩人之間也沒有什麼交流。讀蕶蕶尐說網
在省委禮堂參加過各市黨政一把手參加的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後,徐國平省長的秘書趙春生找到陸錚,說國平省長有事情和陸錚談。
坐上來接的車,趙春生就打開了話匣子,說起了省裡的一些情況,作為徐國平最身邊的貼心人,他自然知道陸錚的家世,也不會賣弄什麼高深,省裡的很多事情,隻怕這位陸市長比自己還清楚呢。
陸錚知道,徐省長本以為換屆時能更進一步接替高書記的位子,誰知道,還是被高書記壓了一下,對於高書記,徐省長肯定有些意見。
去年年底省委換屆時,高書記已經六十三歲了,一般來說,地方的省部級黨政首長,二上三下,按規定六十五退休,但是如果六十一二歲,自己爭取,一般還會再於上一屆,但是過了六十三,通常來說便要讓路了,可是高書記卻沒有退到人大政協等機構,而是老而彌堅,向中央爭取了一下,堅持再於一個任期。
由此,徐省長便閃了閃,接下來這五年,想上某省一把手隻能寄希望某些變動出現而且還要看黨內各種力量博弈的結果。
到了省部正職,便和地市、縣處完全不同,位置便有限,很多崗位調動牽一發動全身,不是那麼簡單的。
而作為京派的少壯派,地方一把手的任職經曆對於徐國平來說,會是很重要的一筆資曆,無端端被打亂了節奏,心裡有不滿也是人之常情。
在車上,趙春生便對高書記頗有微詞,不過見陸錚不接他的話茬也就不再說下去,心裡琢磨,這位陸市長還真是沉得住氣,年紀還沒自己大,卻比自己成熟多了。
“陸市長,聽說親群書記想調走?”趙春生笑著問,有閒聊的意思,也有提醒的涵義,陸錚信息量足的話,這自然便是閒聊,如果陸錚信息量不足,這又是一種提醒了。
陸錚聽說來著,點了點頭,其實想想自己處於霍親群的位置,大概這也是最好的抉擇了,不甘屈居自己之下做個傀儡,若真鬥的你死我活又沒必要,畢竟霍親群剛剛五十出頭,還有上升空間,留在烏山和自己鬥氣的話,是最不明智的選擇,毛頭小子才會這麼於。
不過主動要求離開烏山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霍親群自然要等契機,調職才不顯得突兀,不能顯得他是被自己擠走的,現在無非和他最身邊的圈子透露了這個意思而已。
卻不想,這個趙春生能量不小,這都能被他收到風。
陸錚笑了笑說:“烏山是個是非之地,改革前沿,一不小心就踩了雷,萬劫不複。我呀,有時候也想離開這個火藥桶。”
趙春生就笑,心說你在烏山經營近十年,誰在烏山能鬥得過你?你上麵根基又深,霍親群鼓搗不走你,也隻能自己走人了。
辦公室裡,看到陸錚進來,徐國平微笑從辦公桌後走下來和陸錚握手,拉著陸錚的手坐到沙發上,笑著說:“裴老九十大壽,我沒抽得出身,聽說挺熱鬨。”
陸錚笑著點頭,徐國平和父親關係匪淺,在京派於部中,自己和他心情也最近,便是大姑父都有所不濟,自己在烏山推動各種改革,同樣因為有徐省長在省裡為自己站台,才沒那麼多煩擾。
當年徐國平在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一職時,便因為自己要和南方派係打輿論戰,近年對自己,他更是一直愛護有加。
多少因為,在四年前他沒能跟父親一個聲調發聲,心裡有歉疚吧。
徐國平看了看表,說:“一會兒我還有個會,長話短說吧,我希望你能進省政府黨組,掛個副省長的頭銜,為整個冀東省的發展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