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整個鎮上就兩家醫館,老夫人心念一動,主動說起自家孫子是如何被蛇咬的,又是如何被兩個在山上采藥的小姑娘所救,可她心裡沒有把握,便想著找個大夫再好好瞧瞧。
吳大夫一聽是一位十二歲的采藥小姑娘,笑了笑,“老夫人說的這位小姑娘是姓曾吧?這小姑娘做事一向穩妥,老夫人儘管安心。”
“哦,莫非吳大夫認識這位小姑娘?”徐老夫人問。
“有過兩麵之緣,她采的藥材都是送到小的鋪子來賣,聽夥計們說,每次她送來的藥材都分門彆類地挑揀包好,比一般人細心多了。”吳大夫順嘴誇了一句。
“哦,那這個小姑娘家境如何,這麼小的年紀就要出來討生活,家裡沒有彆的大人嗎?還有,她跟誰學的辨識草藥?是祖傳的嗎?”徐老夫人一口氣問了好幾個問題。
吳大夫搖搖頭,因著王牙婆的緣故,他對曾榮的事情倒是知道不少,可這些話他一個外人不好說出來,因而,他略斟酌了一下,回道:“曾姑娘家境貧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都要為家裡做事的,聽說她是跟一位書院先生學的辨識草藥,不是祖傳的。”
徐老夫人一聽是師從書院先生,倒也沒多想,以為是曾榮住在書院,書院先生見她可憐,所以教她如何辨識草藥,因而,接下來她著重問了些曾榮對草藥的了解以及她的醫術如何。
得知曾榮並沒有真正拜師學醫,隻懂一點粗淺的草藥功效,徐老夫人略有點失望。
不過轉而一想,一個才十二歲的小姑娘剛學了兩三個月的采藥就能有如此認知,也算有點天分了。
送走吳大夫,去村裡和鎮裡打探的人也陸陸續續回來了,他們聽到的絕大多數是對曾榮的褒獎之詞,勤快、樸實,寡言,可能因著生母去世的早,從七歲開始就要操持家務,所以性子有點悶,不過這是跳湖之前的事情,跳湖之後,像是變了一個人,敢反抗家裡的安排,也不知如何說動了族長從家裡搬出來,唯一沒變的是對家裡人依舊上心,尤其是對那個她從小拉扯大的妹妹更是好。
還有一點,那個後母確實是一而再地想把曾榮賣了,說是要給老大娶親老二交學費,可那個後母並不是個好相與的,嫁進這個家後非但沒有幫著好好操持過日子,反倒把這個家越拖越窮了。
當然,這個家的窮也不能單怪這個後母,畢竟後母也為這個家生了兩個兒子,不是沒有一點貢獻。
說到這個後母,丁婆婆還說了一件事,說即便這個後母對曾榮再壞,可她坐月子時,曾榮仍是每天回去做半天的工,幫著做飯洗衣服,說白了,就是伺候這個後母坐月子,可這個後母還不知足,嫌吃的不好奶水不足,讓曾榮把掙的銀錢拿出來,曾榮沒答應,這個後母便讓自己丈夫去河溝裡摸魚撈蝦給她改善夥食,為此,耽誤了不少地裡的活,全仗著大兒子沒日沒夜地在地裡忙乎。
去鎮裡的人先去的繡鋪,看過曾榮的繡品,確實可圈可點,不像是小地方的手藝,也絕非初學者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