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杜采青和劉鵑兩人隻用了羊肉沒有用豆芽和筍乾,自然也沒事。
知道了問題所在,曾榮開始思索今日之事究竟是巧合還是刻意。
仔細回想了這三天的事情,早膳後杜采青會和劉鵑過來找曾榮說說話,除了第一次帶了兩樣杜采青家裡做的點心外,其餘兩次均空手過來,就單純地問個好,待個一炷香兩柱香時間就回去。
晚膳後也會過來打個轉,同樣也待不長,曾榮留她們喝過一次茶,茶葉是杜家的極品龍井,是上次曾榮去獅峰鎮告彆時杜采青送她的。
杜采青有一手泡茶的絕技,據她說,她從十歲開始就跟著母親學泡茶,每種茶葉都有各自最佳的水溫和衝泡時間,這是每家秘而不宣的秘訣,是用來招待茶商時的一個法寶。
除了那次喝茶杜采青待的時間略長一些,其他兩次均是略坐了坐就回去,並無什麼異常。
而那次的點心曾榮也吃過,一種是帶紅豆沙的米粉糕,鬆鬆軟軟的,甜而不膩,另一種是帶芝麻點的麻球,麻球裡的餡也是紅豆沙,外脆內糯。
這兩種糕點貌似沒有和什麼食物相克,曾榮幾個吃過後也無任何不適。
論理,這次腹痛事件應該也怪不上她們,杜采青和劉鵑兩人許過願就急匆匆地離開了,那會早膳還沒開始,她們兩人如何知曉早膳的菜式?
可聯想到這次莫名其妙的同行,曾榮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似乎無形中有一雙手把她和這兩個小姑娘推向一起。
從這日後,曾榮開始留意起每日的膳食,她找出了那本關於相克食物的醫書,自己看過之後交給了小海子。
若說之前曾榮還存在一絲僥幸認為那次的羊肉隻是一個巧合,那麼接下來的兩件事則令曾榮徹底失望了。
因著曾榮和朱恒的菜譜均為曾榮提前擬定的,且通常情形下曾榮會列出十天的菜單提前交由廚娘,廚娘是曾榮從杭州帶來的,是曾榮他們初到杭州時錢鎰從錢家撥來的,是錢家的家生子,自是可靠。
這天晚膳由於朱恒鬨肚子,曾榮把菜單改了,讓廚娘做點清淡的菜品和粥品,一律不要葷的。
巧合的是,晚膳前,杜采青一個人過來,她給曾榮送了兩碟子棱角糕來。
說是她們今天在城裡看到賣棱角粉的,想著好些時日沒吃棱粉糕,遂買了一點回來讓廚娘給做了,想著曾榮興許沒有嘗過,遂給曾榮送了一點來。
曾榮見杜采青言辭間並無任何閃爍,仍和從前一樣,像是獻寶似的討好曾榮急於得到曾榮的認可,遂留下了這兩碟菱角糕。
棱角和豬肉是相克的,粥品雖隻有一點瘦肉末,但曾榮幾個的菜裡卻有一道紅燒肘子,這道菜也是臨時加上的,是廚娘知道曾榮他們中午沒吃好,晚上特地加的肉菜。
飯後,曾榮讓阿春去找廚娘聊了一會,得知廚娘下船時正好碰上杜家的廚娘,兩人結伴去買的東西,隻聊了些日常菜式,彆的廚娘沒說,在曾榮和朱恒身邊待了一年多,規矩她早就清楚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