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外一邊不想讓蕭雪行出征的也不是蕭雪行一黨,實際上蕭鉉能夠放任蕭雪行一直當著攝政王就是因為蕭雪行除了手下的兵,根本沒有黨羽。
朝中大臣想要討好他的人不少,結果都被他送了一碗閉門羹吃,漸漸的竟然恨他的比喜歡他的多。
當然喜歡他敬佩他的也不是沒有,不過那些大多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在官場上有他這樣地位的少,也說不上話。
那些不讓他出征的是擔心蕭雪行在裝病,畢竟這兩年蕭雪行不知道為什麼就窩在南兗州不肯走,要說那地方能溫養身體鬼都不信,所以蕭雪行一定有陰謀。
說不定他身體早就好了,就是為了蒙蔽大家。
這要是讓他出征,這不是將軍功往他手上送嗎?
現在蕭雪行頂著攝政王的名頭已經很難搞了,再來一點軍功,而且還是打退了北魏,這朝上還有他們什麼事兒?
如今三公麵對蕭雪行都恨不得退避三舍,再這樣下去還了得?
信上將諸位大臣的心理活動寫的惟妙惟肖,讓蕭雪行跟看熱鬨一樣,他也的確是看笑了,同時心裡也有些可惜,隻覺得這位皇子眼瞎心亮,將這些大臣的想法都摸得透透的。
但凡他的眼睛沒問題,太子之位必然是他的,陛下也不至於頭疼繼承人的問題。
不過,如果他眼睛是好的,說不定也活不到現在。
蕭霽在信裡提醒了一句:小心點,他們可能要把南兗州的兵力調走。
蕭雪行一點也不意外,現在北魏南下,調兵是肯定的,從哪裡調卻很有學問,現在他在南兗州,手下的兵馬也都在這裡,那些人自然有理由調走南兗州的兵力,反正他在這裡嘛。
他也不介意,隨便調,反正他是打定主意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倒不是不關心國事,主要是他自己也擔心萬一打到一半身體撐不住怎麼辦?
他還沒找到蕭子瑢,甚至會擔心萬一他把對方打的太狠,萬一對方把蕭子瑢撕票了怎麼辦?
蕭霽的信來了沒多久,朝廷的調令就下來,南兗州的駐軍統領十分歡快的帶人走了——留在這裡他總擔心說不定啥時候他也要跟著被一鍋端,畢竟要是論貪汙他可一點也不少,吃空餉這種事情基本上都是約定俗成的事情。
實際上他壓根就不知道蕭雪行根本懶得管這種事情,隻要不太過分他都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之前王刺史那是太過分,眼看著再不管死的就不是一兩個人了,而現在……吃空餉最多也就是朝廷多花點錢,蕭雪行記得這個駐軍統領本事還是有一點的,而且也算是拚殺出來,並不是世家大族的子弟。
這樣他就更會放寬鬆一些,畢竟錢給這些人也比讓朝廷那幫人給貪汙了強。
不過駐軍統領也不傻,走之前還是跟蕭雪行辭行過的,並且將南兗州這邊的布防圖給雙手奉上,也說了最近他這些年的布置。
蕭雪行看了之後倒也明白為什麼蕭鉉會同意那些大臣的這個提議了,這的確算是個有能力的人,打仗厲不厲害暫時看不出來但至少守城是有一手的。
蕭雪行大方的放他走了,沒有任何苛刻,駐軍統領走了之後,南兗州的軍事就落到了蕭雪行手上。
他有些無奈的想自己真是個閒不住的命,好不容易南兗州這邊有了刺史,竟然還要他來忙駐軍事宜。
實際上刺史沒有兵權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情,蕭鉉也是吸取了蕭寶卷的教訓,當初蕭雪行和蕭衍都是刺史,他們兩個手上若是沒有兵,怎麼也不可能造反,所以刺史手上最好還是彆有兵,而那些將領也要防一防,這個具體還要再想,但現在不能動手,否則正在打仗的時候他在這裡削兵權,那不是等著讓這些人造反呢嗎?
蕭鉉在朝政上麵不算天縱英才,到現在也隻是摸到了一點門道,但他腦子清楚,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也算是勉強支應了下來。
比其他,蕭雪行在布防上麵就得心應手的多,這是他做慣了的,而且他手下的兵比起朝廷養的那些兵其實還是強一點的。
淩福也比較能領會他的意思,在這方麵淩福難得機敏,有的時候不需要蕭雪行把話說透他就知道該怎麼做。
蕭雪行時常感慨淩福這個人果然所有的聰明勁都用在帶兵上了。
淩福看著蕭雪行在邊境沿線布下了重兵不由得有些奇怪:“殿下,為什麼把兵力都壓在那邊?如今北地盯的是西邊,不可能再對我們這邊動手了吧?”
蕭雪行說道:“那可不一定,萬一對方心大覺得能拿下建康呢?”
淩福一臉的匪夷所思,但他想到自家殿下從來沒有猜錯過,便還是按照蕭雪行的想法去做。
果不其然,在西邊戰場僵持了三個月之後,北魏終於按奈不住開始進攻南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