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看著兩顆死不瞑目的人頭吊在旗幟上,很受震撼,陸氏兄弟之死,他也有一份。
王悅以為紙上談兵的陸氏兄弟敗了,憑他們兄弟的才華和名聲,頂多丟官被貶,回到江南吳郡老家,這並不算一個悲劇結尾——他們琅琊王氏都集體遷徙到江南建業,遠離亂世。
他沒有想到成都王會如此絕情,為了安撫軍心,平息七裡澗大敗的怨氣,對陸氏兄弟說殺就殺,說棄就棄,連一絲求情的餘地都沒有。
成都王沒有底線,不講規矩,連基本的規則都不守,這天下真的要大亂了。
王悅向成都王請辭,去洛陽城找母親,但是成都王不答應,非要留下他,“賢侄,你母親被羊皇後蠱惑,你可不能跟著糊塗母親一錯到底啊,我要你親看看著我是如何拿下洛陽城的。你放心,洛陽城破之後,我不會傷害皇室,我也會保護你母親,我隻有一個敵人——長沙王。”
成都王打腫臉充胖子,接連兵敗,士氣大減,倘若王悅走了,他的聲勢就會一跌再跌,他必須留下王悅。
成都王的討伐軍一再敗北,在後麵觀望的藩王們更是出兵不動。
成都王不會打仗,乾脆揚長避短,不打了!
他命士兵挖壕溝,建立工事,用來對付長沙王的刺蝟陣。
如此一來,成都王的軍隊打不進去,長沙王的軍隊被困在城裡,也打不出來,戰事陷入僵局。
王悅身在敵營,很是焦急,他不擔心長沙王會敗,因為成都王根本不會打仗,手下也大多是無能之輩,其他藩王隻是跟著起哄,沒有誰真的出兵幫忙。
王悅擔心的是如果成都王一直圍而不攻,洛陽城人口眾多,糧食有限,再繼續圍困下去,恐怕要斷糧。
更令王悅不安的是,有一天,他在大營裡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麵孔——白眉毛劉曜!
匈奴人來成都王的大營做什麼?
王悅心中狐疑,成都王和劉曜單獨相處了一上午,到了中午,還舉動了盛大的午宴,歡迎匈奴使者劉曜。
觥籌交錯,劉曜和成都王相談甚歡。
成都王向眾人介紹匈奴殺神劉曜,誇讚劉曜百步穿楊,一箭能夠射穿的臂力等等。
劉曜忙謙遜的道“不敢當”雲雲,對成都王很是恭敬。
匈奴臣服大晉,為何與大晉藩王如此親密?勾勾搭搭?
王悅心中狐疑,成都王問道:“如今國難當頭,你義父何時率領匈奴五部來與我們共赴國難?”
漢朝末年,中原三國演義,匈奴也一直窩裡鬥,到了曹操在漢朝為丞相的時代,曹操將匈奴分為左、右、南、北、中五個部落,每個部落互相獨立,以分化控製匈奴。
但是到了大晉,皇室忙於內鬥,每隔幾年就互相殘殺一次,最近甚至年年死一個執政的藩王,放鬆了對匈奴的控製,匈奴單於的後裔劉淵乘機雄起,在義子劉曜等大將的帶領下,一統匈奴五部,已經成為盤踞在西北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劉淵居然支持成都王?王悅心中大驚。
劉曜並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人,說話模棱兩可,含含糊糊,全是外交詞彙,說道:“王爺乃武帝之子,賢德之名名揚天下,天下英雄儘附之。”
沒說來,也沒說不來,全是場麵話。
王悅心中稍定:匈奴並非支持成都王,牆頭草而已,隻是派了義子劉曜過來看看戰事情況。
如果成都王勝利了,劉淵就臣服成都王。
如果長沙王勝利了,劉淵就繼續臣服長沙王。
這種觀望的態度,和其他藩王差不多,都等著成都王和長沙王一決雌雄用呢。
午宴結束,劉曜告辭,王悅自告奮勇去送劉曜。
路上,屏退眾人,王悅問劉曜:“你們匈奴想要趁火打劫?你不管羊皇後死活了?”
“我剛才確認過了,成都王的目標隻有長沙王一人,有了前麵兩個藩王的血淚教訓,他不敢苛待皇室,更不會傷羊皇後。何況——”劉曜一雙白眉頭緊鎖,“我義父是匈奴首領,他要我做什麼,我就得做什麼,沒有義父,我至今還是四夷裡的一個街頭混混。“
劉曜拿出兩封勤王討伐書,一封是長沙王號令天下殺成都王的,另一份是成都王號令天下殺長沙王和羊玄之的,“兩封討伐書同時到了我義父手中,我義父並不打算出兵去幫任何一方,他要我過來看看情況。成都王剛才和我密談,如果他贏得這場戰爭,就封我義父為匈奴大單於。”
自從曹操分離匈奴為五部,匈奴內部互相吞並,分分合合,但是朝廷還沒有從名分上確定誰是五部之首,如果確認劉淵為大單於,那麼劉淵就在事實和名分上都得到了雙重確定,政治意義非凡。
這是個巨大的誘惑。
王悅問:“長沙王給你義父許諾什麼好處?”
劉曜指著遠處密密麻麻的戰壕和工事,“成都王把洛陽城圍的死死的,隻有飛鳥才能通過,我如何進城問長沙王?不過你放心,有我在,我義父肯定不會出兵幫成都王的。司馬家的事情,終究要靠司馬家的人自己解決。”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