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心思(1 / 2)

宋毓琴嫁去謝家二十來年了,至今還是喝不慣這樣沏出來的茶,就如同她在蘇州住了十來年,還是住不慣一樣。

“娘,咱們走了這麼久,應該快到了吧。”謝意爾問道。

她們大半月前就出發了,除去第一天坐馬車到蘇州的碼頭上,她們已經乘船走了十幾天了。

“嗯,我估摸著再有個三五日咱們就能靠岸了。”宋毓琴道。“說起來這是我第二次走這條路了。第一次還是我嫁給你們父親時,二哥親自送嫁,因著有聘船跟著,我們足足走了一個半月才到。”

“娘之前不是說二舅舅今年會調任回京城麼,不知他們到了沒有?”謝意爾笑著道。

“我估摸著已經到了,你二舅舅最是孝順,過幾日便是你外祖母的生辰,他定會趕著為你外祖母過壽的。”宋毓琴篤定道。

“娘,你說外祖父和外祖母會喜歡我和哥哥嗎?”謝意爾坐在母親的身邊,抱著她的胳膊道。

“傻孩子,你們是我親生的兒女,他們怎會不喜歡你們?”宋毓琴拉了謝意爾的手安慰道。“你外祖父為人一向嚴肅,不過最是喜歡讀書上進的孩子,你和你哥哥定能得了他老人家的喜愛。還有你祖母,她老人家對孫輩向來慈愛,你不必擔心。”

“那舅舅們呢?”謝意爾好奇道。

宋毓琴見女兒好奇,索性將娘家的人事都與他們講了一遍。

“你大舅舅如今正任大理寺少卿,娶的你大舅母出身京城顧氏嫡支。你二舅舅先前任青海省澤州府的知府,如今調回京城應該會再升一升。你二舅母娘家雖是寒門,但她的父親卻是少年得誌,官路亨通,從七品的小小縣令一路做到了國子監祭酒的官位。

你二舅母自小與家中兄弟一道念書,後又跟著她父親到任上,走南闖北,見識廣博,與尋常閨閣女子大不相同。當年還是你們外祖父親去陳大人府上為你舅舅求娶的……還有你三舅舅是府裡的庶出,讀書並沒有讀出個名堂來,如今不過是幫著家裡打理些庶務,娶得也隻是個富商家的女子。”

宋毓琴喝了口茶後又繼續道:“府裡三房你們同輩的兄弟就有六個。大房裡的子銘是嫡出,行二,還有個妾室生的庶子,行三。二房的三個兒子都是嫡出,子固比你哥哥年長兩歲,是府裡的嫡出長孫,子羨比你哥哥小一歲,排行第四,子服是兄弟裡最小的,排行第六。還有你三叔家的嫡子,排行第五。”

謝意爾聽著母親的介紹,不由感歎外祖家人丁確實興旺。不像他們家,她父親隻弟兄一個,到了她這一代,家裡除了母親所出的兄長,姐姐和她自己,還有個年紀還小的庶弟,便再沒有彆人了。雖說兄妹多了些,可與外祖家比就不算什麼了。

“娘,你繼續與我說說幾位表妹吧。”謝意爾嬌聲道。她是女子,自然對姐妹們更感興趣些。

宋毓琴拍拍她的手,溫聲道:“你外祖家子嗣旺盛,男兒們兄弟六人,女兒們也有七人。其中你大舅舅家的敏儀妹妹與你二舅舅家的季縈妹妹是嫡出。”

謝意爾笑道:“這麼多姐妹豈不是很熱鬨?”

“是啊!”宋毓琴笑了笑,道:“你外祖母最是喜歡女孩兒們熱熱鬨鬨的住在一處,可惜我在家時家裡就我一個女孩兒。到了孫子輩裡女孩兒倒是多了些。聽你外祖母信裡說,家裡修了個大園子,她讓家裡的幾個姑娘都住進了園子裡去,一家子姐妹們親親熱熱在一處,每日賞景喂魚,吟詩作畫,好不自在。”

謝意爾一時聽的驚住了:“怪道母親總說外祖家與彆家不同,隻這教養女孩兒的方法真叫人向往。”

不像她們家,女子以貞靜賢淑為美,一動一臥都是規矩,一家子兄弟姐妹,嫡庶皆是尊卑。嫡出的就是天生的主子,庶出的隻比家裡的下人地位高些罷了。男孩兒還好些,畢竟能讀書科舉,女孩兒卻分外艱難。

雖然她是嫡出,從沒有受過委屈,但見多了這骨肉間的高低貴賤之分,有時難免覺得這樣的規矩有些涼薄。

“聽說大表哥今年也要參加會試?”

謝越霖並不在意女兒家的這些小心思,他更關注仕途經濟這些與自身相關的事。他已年將弱冠,不同於父親的閒雲野鶴的誌趣,他自小就對官場之事頗為向往。聽多了母親說的外祖父位極人臣盛況,便也覺得大好男兒應當如是,手握強權,才能瀟灑快意。

而明年的會試便是他實現誌向的第一步。

表兄弟裡謝越霖對宋子固最是印象深刻,隻因父親每次說起來都要讚一句少年英才。謝越霖對他除了有些好奇外,還存著一絲一較高下的心思。

宋毓琴聽見兒子的問話頷首道:“子固十五歲就中了舉人,若不是你外祖父怕太紮眼壓著他又讀了幾年的書,他早就考中進士了。”

謝意爾聽了母親對大表哥的誇讚,不服氣道:“我倒覺得哥哥才是品貌非凡,才華橫溢,彆人如何比得過哥哥。”

謝越霖聽了妹妹的誇讚,臉色微紅,不禁道:“不可狂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表哥確實才學過人,父親也是誇讚過得。”

謝意爾聽了不以為意:“哥哥何必自謙。”

謝越霖搖頭道:“京城乃是天子腳下,人才濟濟,不是一個小小的蘇州能比得上的。彆人且不說,隻咱們昨日見的那位齊公子,便是氣宇軒昂,卓爾不凡,少有人能及。”

謝意爾憶起昨日的那人,也覺得是自己輕狂了,她不好意思道:“是我見識淺薄了。”

昨日她們行至濟陽,宋毓琴吩咐船靠岸,讓眾人晚上在濟陽休整一晚,明日再繼續上路。

隻是她們下船晚,到客棧時已經沒有上房了。這家客棧是濟陽最好的一家,彆的她們家實在看不上。正為難之際,不想有個少年聽說她們是前吏部尚書宋大人的親眷,便主動將自己訂下的三間上房相讓,她們這才能住下。

那位少年確實氣質卓越,再加上那滿身的貴氣,竟是比哥哥還要出眾。

謝意爾臉色微紅的讚道:“那樣龍章鳳姿的郎君,難得沒有絲毫傲氣,當真是好家教。”她看著宋毓琴問道:“娘,我昨日看著你好似認識那位郎君?”

宋毓琴笑著道:“那位少年我雖在京裡時也未曾見過,但聽他姓齊,又一聽你外祖家的名號,便將屋子相讓與咱們,我大概能猜到他是出自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