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狼狽的大太太(1 / 2)

陳氏的動作很快。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二姑娘回娘家了。一回來就去了老太太的壽安院。

季縈得了消息趕去壽安院時,在門口碰到了鐵青著臉的大太太顧氏。她明顯也是才知道。

眾人進去壽安院正房時,二姑娘正低眉順眼的坐在老太太下首,眼睛通紅明顯是哭過了。地上跪著個著香色衣裳的四十歲許的婦人,是二姑娘的奶娘□□。

看這樣子,二姑娘早在眾人來之前就把一切都告訴了老太太。

老太太此時麵上神色淡淡的,見了眾人行禮連眼皮也沒抬一下。一旁的鄭嬤嬤讓小丫頭抱來錦杌請三位太太坐下。然後又讓驚蟄將季縈等幾位姑娘帶著避去了外間。

“娘,您找媳婦兒們來是………”大太太顧氏見一屋子人都沉默著不敢出聲,老太太也沒有說話的意思,隻得開口問道。

老太太聞言,看著她露出個嘲諷的笑,道:“今兒的事大太太難不成不是早就知道了?”

大太太被諷的麵紅耳赤,勉強露出了個笑,道:“娘是為了二丫頭的事置氣吧?沒提前告訴您,是媳婦兒的錯。我也是擔心您聽了動氣,這才………”她說完,又道:“這事姑爺家做的確實不地道,但這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咱們即便心疼姑娘,也是無可奈何。”

“好一個無可奈何!”老太太冷笑一聲,道:“你便是這麼做人嫡母的,好一個慈母心腸啊!”

大太太被老太太當著妯娌小輩的麵連嘲帶諷,此時心裡又羞又燥,不由用帕子捂著眼道:“老太太這話,媳婦實在承擔不起。二姑娘自小到大,我自問待她跟親生的沒什麼兩樣。她的婚事我也是千挑萬選選出來,可奈何時運不濟,媳婦除了痛心也是沒辦法啊!這天底下女孩兒這麼多,哪能各個都過的美滿如意?”

“哼!京裡早有傳聞楊家次子的身子不好,連我這個不出門的老婆子都聽說了,我不信你不知道?”老太太一絲情麵也不留的質問道,“什麼待如親女,這話我都替你燥得慌。二丫頭即便不是你生的,可她到底是你老爺的一條骨血,你怎能這般害她?”

老太太這會兒真真是後悔。她先前知道顧氏不會對二姑娘的親事多上心,果不其然最終找了個體虛的姑爺。她體諒顧氏這些年受的委屈,二姑娘又是庶出,閣老家的門第不低了,也便默許了這樁親事。卻不曾想顧氏竟然這般陰毒大膽,而楊家次子的身子也竟如此不中用。

老太太繼續道:“人家都說我這三個兒媳裡,老大家的行事最周全。你果然是名副其實的能乾人啊,將我家的女孩兒嫁給了那麼個姑爺,又欺上瞞下,到了今時今日連我這個老婆子也差點被你蒙哄過去。”她說著狠狠將案幾上的茶碗掃到地上,嚓嚓摔了一地碎瓷。“你真真是好手段啊,害了二丫頭一次還不夠,竟打算將她的後半輩子也填進去。楊家到底給了你什麼好處,讓你這般胳膊肘往外拐?”

“娘,媳婦萬不是這樣的人啊!”大太太終是經不住老太太一字一句如刀刻般鋒利的指責,起身跪到了地上。她哭訴道:“二丫頭的事,兒媳也是一時不察被人哄騙了的。那楊家口口聲聲保證他家少爺隻是體虛,我這才給二丫頭說下了這門親事。若是早前就知道二姑爺沒有生育能力,媳婦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的。”

她這一番話,竟是將自個兒的私心推了個乾淨。二姑娘垂著頭,眼神裡劃過一抹譏諷。她是認定了顧氏是故意害了自己。

老太太也明顯不信她的說辭,質問道:“哼!先前的事你不知道,那楊家要過繼嗣子的事呢?你敢說你沒有私心?”

“這……這事媳婦確實聽二丫頭說了。隻是事已至此,咱們家又不能立時退親。楊家過繼嗣子給二丫頭承歡膝下,將來百年後能得享香火,也算是一樁好事。”不得不說,大太太深諳大戶人家的處事規則。這事即便鬨到最後,也隻能是一筆糊塗賬。

“母親說的輕巧,楊家選的嗣子是家中大伯哥家的庶長子,那孩子都八九歲了,如何能養的親?”二姑娘神色淒楚的哭訴道。男女七歲不同席,她如何能養一個比自己才小五六歲的嗣子?

大太太卻反駁道:“二丫頭你年紀輕輕,哪裡會養什麼孩子。倒不如過繼一個年長懂事些的,既不必你勞心勞力的照養,又能輕輕巧巧的等著日後享福,豈不是兩全其美?”

“………”二姑娘被大太太這一番顛倒黑白的話氣的漲紅了麵色,卻又礙著是嫡母不好頂回去。隻能哭的淒慘可憐,讓老太太憐惜。

老太太聽了這話,果然勃然大怒,銳利的眼神一掃大太太,斥道:“簡直荒唐!這是你一個嫡母該說的話麼?既然想享輕巧的福氣,怎麼不讓你親生的大姑娘去?”

“娘………”大太太張口結舌,神色怨懟的望著老太太。

老太太卻看也不看她,隻冷聲吩咐一旁的驚蟄:“去,把你大老爺找來,讓他親自來瞧瞧咱們宋家的當家主母是如何賢良淑德?這樣的好兒媳,我老婆子是無福消受了。”

大太太沒想到老太太會這麼做,立馬既驚又怒,顧不得在一旁看戲的兩個妯娌,跪在地上討饒道:“娘,是媳婦說錯話了。我有口無心,您彆與我一般見識………”

陳氏看著從來都是端莊自持的顧氏此時這般狼狽,心裡忍不住譏笑滿滿。

三太太姚氏畢竟受過顧氏的好處,而且她的俞哥兒可還沒進學呢。因此顧不得老太太此時難看的臉色,硬著頭皮求情道:“娘息怒,大嫂剛才也是無心之言,您就原諒大嫂這一回吧。二丫頭的事到底是咱們內宅之事,大哥是男子,平日公務繁忙,哪裡能用這樣的事攪擾他。”

陳氏雖想看顧氏的笑話,但她悄悄端詳了老太太的神色,忖著老太太應該是沒有要將這事鬨大的心思。因此也不鹹不淡的說了兩句求情的話。

老太太被兩個兒媳勸了又勸,又顧慮著顧氏畢竟是當家主母,育有兩個嫡出的兒女,對她苛責太過也是打了孫子孫女兒的臉。因此也便順勢下了台階。

陳氏見這一場審問終於到了尾聲,便正色與老太太道:“娘,現在不是追究大嫂責任的時候,而是要儘快商量出一個萬全的法子。不然被楊家搶先將嗣子定下來,咱們家再說什麼可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