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說著,吳媽媽就進來稟報說鐘管事攜子拜見太太來了。
隔著屏風,陳氏與季縈兩個見了鐘家兩父子。聽他們的回話,這能乾的名聲確實名副其實。又讓香芸趁機悄悄看了一眼那鐘平安,才打發了他們出去。
“如何?”人走了,季縈笑著問香芸。
香芸羞澀的點了點頭,然後跪在地上給陳氏磕頭,“奴婢謝過太太的恩典,日後定然儘心護著姑娘,決不讓姑娘受一絲委屈。”
陳氏滿意的點頭,“是個伶俐的。”
肅王府央了安定大長公主來宋府請期。兩家商議過後,將季縈大婚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初五。
如此,整個夏日陳氏的日子都是忙忙碌碌的,連帶著季縈也不得閒,日日都跟在陳氏身後學習當家理事。
直到八月底,陳氏忙過了這一陣,打眼一瞧女兒累瘦了的小臉,不由一陣心疼。忙吩咐陳媽媽好好給姑娘補一補,務必要在出嫁時養回來。
午間小憩後,季縈端著一碗杏黃精心燉煮的銀耳薑糖紅棗湯,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陳氏就讓人來找她去四知院。
季縈帶著香榧和杏林兩個出門。
香芸半月前就已經嫁出去了。季縈特地包了二十兩銀子給她做壓箱銀,賞了一匹大紅的杭綢和一隻赤金簪子給她添妝。又給陳媽媽放了十天假,讓她安心陪著女兒待嫁。隻是陳媽媽惦記著她屋裡事多,隻休息了四天嫁了女兒就早早趕回來了。
到了四知院正房前,隻見屋簷下立著四個模樣姣好的丫頭,吳媽媽正在旁邊訓規矩。季縈好奇的打量了她們一眼才抬步進了內室。
“阿娘找我來有什麼事麼?”
“來,過來坐。”陳氏讓她坐在自己身邊,疼惜的看了她半晌,才欲言又止道:“再有幾日便是你出閣的日子,阿娘找了幾個丫頭,你待會兒自己挑一挑,看著順眼的就一起帶到王府去。”
一瞬間,季縈好似預感到了什麼,但還是掙紮道:“女兒身邊的丫頭都已經夠數了,前兩日挑的幾個小丫頭還在陳媽媽手底下學規矩呢。”
陳氏看著她就歎了口氣,與一旁的芳露吩咐道:“讓她們進來吧!”然後又對季縈道:“你姐姐們出嫁時也是挑過了的。你放心,阿娘幫你選的都是性子老實的,她們的家人都在阿娘手裡,不用擔心日後………”
她說話的功夫,門口就進來了四個丫頭,正是她剛才瞧見的那幾個。
季縈打量了她們一眼,見個個都水靈靈的,年紀也都十八九歲的樣子。她不由捏緊了手裡的帕子,麵無表情道:“阿娘這是什麼意思?我可是您的親生女兒。”
陳氏知她這是沒有轉過彎來,因此也不生氣。抬手讓人下去,然後勸道:“正因為你是我親生的,我才要為你未雨綢繆,你日後遇到事情手中不至無人可用。王府家大業大,世子這樣的年紀身邊豈會沒有人服侍。也隻是他家家規嚴謹,才沒有傳出來罷了。”
季縈聽著這話,神色一下子變得冷漠起來。齊灝身邊有人,這是她早有預料又不願相信的事。此時被陳氏點破,心裡倒有一絲塵埃落定的感覺。
她聽著陳氏繼續道:“王府這樣的人家,能服侍世子的都是知根知底的,或乾脆就是自小跟在身邊伺候的丫頭。這樣的丫頭,便是再有手段的新媳婦,遇上了也得慎重。輕不得重不得,不能為了賢良的名聲就給她們厚待,更不能憑著自己的性子一氣把人打發了。隻能天長日久的分而化之。一麵好好經營夫妻情份,一麵暗中壓下她們的風頭,等夫君的心都在你身上了,她們的去留不過是你一個念頭的事。”
陳氏說完見季縈依然沉默著,便道:“娘知道你的心思,誰做姑娘的時候沒想過將來的夫君隻有自己一人。可你記住娘的話,嬌妻美婢,沒有哪個男子能經得住這樣的誘惑。這樣的想法,你日後還是忘了的好,免得讓自己不痛快。”
陳氏的諄諄教導讓季縈感動,可心底裡卻不能認同。自從她來了這個世界,就一直與家中兄長同樣的待遇。甚至因為她是女孩兒,又是老太太親自養大的,所以比起幾個兄長更受長輩們嬌慣些。
陳氏教她讀書,教她禮儀規矩,教她當家理事,教導她如何做一個大家女子,可從未教過她男尊女卑。她從來都是高傲的,也是不平凡的。她有傲人的家世,有天賜的機緣,所以在這個時代,她注定是鶴立雞群的,也永遠不可能向所謂的世俗低頭。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放假,提前更新~預祝寶子們五一勞動節快樂!^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