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三朝回門(1 / 2)

今日是季縈出嫁後三朝門的日子。大早宋家老小就齊聚在老太太的院裡,等著這對新人。

宋子羨與宋子服兩人早早被等得心急如焚的老太太打發到府門口等著接妹妹回家。

當王府的馬車轆轆行來時,宋子服眼就看到了,他當即下了台階,邊往馬車的方向跑,邊大聲道:“四哥,縈姐兒和世子到了。快去讓人稟告祖母和阿娘。”

宋子羨看他急切的模樣,無奈又歡喜的笑笑,吩咐身後的小廝趕快進去通報,然後自己也抬步跟上了弟弟。

季縈被齊灝扶著下了馬車,然後就看到兩個哥哥都來了,不由笑道:“四哥和六哥在家裡等著便是,怎麼還等在門口?”

“還不是祖母和阿娘太想妹妹了,大早就打發我們出來瞧瞧。這會子,已經催問了三四了。你要是再不到,祖母怕是要我們套了車去王府接呢。”宋子羨打趣的笑道。

季縈聽了這話不由失笑,看身後的丫頭仆婦已經將車上的禮品都抱下來了,便與齊灝還有宋子羨、宋子服幾人往府裡去。

出嫁不過短短的三日,季縈看著宋府這路的假山亭閣時就有種恍如經年的陌生感。這種陌生感不是視覺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在她的潛意識裡,這裡已經是自己的娘家了,而肅王府才是她日後長長久久居住的地方。

“妹妹,妹夫,咱們先去祖母院裡,爹和娘,還有大伯、三叔家早就就在那裡等著了。”宋子羨笑著道。

季縈的思緒被打斷,壓下眼裡的悵然,揚起抹笑朝著他點了點頭。然後似想起了什麼問道:“祖父是否已經出門了?”

宋子羨點頭,道:“是啊,自你出嫁的第二日,祖父就要動身。這去也不知何時才能回來,祖母原想攔一攔,好歹等你來見過麵再走。可惜祖父早已與智庸大師約好了。”

季縈聽了這話,就笑道:“沒關係,祖父與智庸大師神交已久,好容易能見大師麵,自然是迫不及待的。”

“智庸大師?”齊灝有些意外的問道,“可是濟南法華寺的那位智庸大師?”

“不錯,就是這位大師。”季縈點頭道。

齊灝眼裡劃過抹深思,道:“聽聞這位智庸大師佛法高深,但不喜俗塵。去年底太後娘娘想請智庸大師進宮為宗室女眷講經,卻被大師以閉關參禪為由拒絕了。想不到祖父卻與這位大師相熟。”

“嘿!祖父他老人家也是頭見智庸大師罷了。”宋子羨也不把這個妹夫當外人,解釋道:“多年前,妹妹曾養了株金蓮獻給了祖母,祖母想將它移栽到寺廟裡去,日日受香火供奉。祖父知道了,就讓人將這株金蓮帶去了濟南的法華寺。不想智庸大師十分喜歡這株金蓮,這閉禪出關,就邀祖父到寺中一聚。”

“原來如此!”齊灝略有好奇的看了季縈一眼。

………

幾人一路說著話,就到了榮壽堂。

榮壽堂的花廳裡,早有丫頭稟報了老太太,六姑奶奶已經進了大門了。然後又神色興奮的說起了六姑奶奶乘坐的馬車有多麼華麗,不愧是王府世子妃的車架。

季縈走到門口,聽到丫頭嘴裡的六姑奶奶,不由愣了愣,然後才反應過來這是在說自己呢。自己嫁了人,再娘家,就不是姑娘而是姑奶奶了。

掀開簾子進去,她看見廳裡烏泱泱的堆人。連已經出嫁了的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都帶著姑爺回來了。甚至,還在陳氏的身後看見了衣飾樸素的四姑娘。

她心裡雖驚訝,但還是斂著神色與齊灝給老太太和宋修遠以及陳氏磕了頭,又與在坐的其餘長輩見了禮。

她們起身後,又與宋家的同輩兄弟姐妹相互見禮,還有齊灝與幾個連襟打了招呼。兩人這才坐下。

老太太看著季縈,目不轉盯的打量了她許久,見她麵色紅潤,氣色十分好,便知她在王府這幾日過的不錯。她欣慰的看著齊灝道:“日後我家縈姐兒就要靠篤之多加照顧了。”

齊灝忙笑著保證了決不慢待妻子。

老太太這才又看向季縈,溫聲叮囑她要體貼夫君,孝順公婆。

季縈知道老太太對自己的關心,點頭笑應了。

大家在老太太這邊說笑了會兒,宋修遠和宋大伯、宋三叔領著幾個女婿去了書房,大太太和三太太知道老太太和陳氏怕是要與季縈說些私房話,便也帶著其她人出去了。

等人都走了,老太太和陳氏兩人才拉著季縈好生打量了圈,不同於剛才,這次看得更仔細了。

“世子對你可好?”

“嗯!”季縈佯裝害羞的點點頭,然後看著老太太和陳氏問道:“祖母和阿娘這兩日可有想我?”

“可不想壞了,你自小養的嬌,我就擔心你去了王府不適應。”老太太歎息道,然後又問起她在肅王府的日常用度可還習慣,有沒有被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