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白藥方子(1 / 2)

不出季縈所料,太妃找她果然是為了隱歌和隱月這兩個丫頭的事。原因就是蘇氏不知在何處聽了閒話,說季縈這個世子妃一進門就打發了世子爺收用的兩個房裡人。這便就迫不及待的一狀告到了太妃跟前。

蘇氏想的很好,無論這件事是不是下人們捕風捉影,又或者是另有隱情,但既然鬨到了太妃跟前,季縈無論如何都得給出一個交代。要麼性子烈些,頂著太妃的不喜,乾脆利落的打發了這兩個丫頭。要麼咬牙忍下這口氣,將這兩個丫頭給齊灝收了房。

總之,無論選哪個,這個虧季縈是吃定了。

可惜她千算萬算沒有料到齊灝從未碰過身邊的這兩個丫頭。當季縈慢悠悠的說出這個真相時,她還有一瞬間的怔愣,下意識的不相信。

季縈便道:“若是祖母和王妃不信,我這便讓那兩個丫頭過來,想必祖母和王妃身邊定有有經驗的嬤嬤。”說罷,又意有所指的道:“我們世子爺行事正派,萬不能被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汙了名聲。”

太妃這個時候已經信了□□分了,齊灝的品性她是百分之百相信的。

而蘇氏原本針對的是季縈這個世子妃,不想被季縈三言兩句就上升到了有人要汙蔑世子爺的名聲程度。看著旁邊季縈麵上的淡定從容,她頓時心覺不妙。

正當她心生退意時,就聽季縈與老太妃道:“祖母,也不知這些閒話是從哪兒傳出來的。孫媳想著為了世子爺的清譽,得嚴查才是。還有隱歌和隱月這兩個丫頭,原本是世子那邊不用了的,我想著好歹是伺候過世子的人,隱歌的祖母更是您的身邊人,所以便想讓這兩個丫頭跟在我身邊………”

她說著,就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不想這兩個丫頭是個心裡有誌向的,死活不想在我身邊伺候,那隱月還說出了若是逼急了她便自請出府的話。祖母,您看這………?唉!我原本也不想說了這些煩心事憑白惹祖母您不高興,可兩個丫頭確實讓人棘手。便想著還是請祖母示下才好。”

季縈聲音清脆,崩豆子似的說了一大堆。此時太妃已經是麵色鐵青,她冷聲道:“哪裡來的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賤婢,我瞧著也不必看她們如何裝腔作態,齊嬤嬤你這會兒就去將人打發了。”

齊嬤嬤聽了吩咐,立馬恭敬的應了“是”,毫不猶豫的退出去了。

然後就又聽太妃道:“這府裡的人如今真是了不起了,連世子的事也敢隨意造謠。縈丫頭,你既是王府內宅的主事之人,又是世子妃,這件事就交給你來查。務必將那些心懷不軌之人都揪出來,也不必來回我,隻重重的罰便是。”

季縈聽了,忙起身正色的應了:“是,兒媳定不負祖母所望。”

看太妃發過了脾氣,又似有話與蘇氏說的樣子,季縈便有眼色的告退了。

出了正房門,就聽到房內傳出了茶碗摔碎到地上的聲音。她心裡冷笑,然後與身邊的陳媽媽和杏林使了個眼色,幾人便加快腳步出了鬆鶴堂。

季縈奉太妃的命令整頓王府內宅,行事可謂是風風火火。不過兩三日,王府下人之中的風氣就變了個樣。那些有小心思的下仆,一個個的不是被趕去了莊子上,就是被打賣了出去。這些人中不乏有各個主子身邊的人,但她處置起來卻沒有絲毫的手軟。

從這時起,肅王府裡上上下下都知道了宋家出來的這位世子妃不好糊弄。

季縈治家嚴整,讓太妃和肅王很滿意。後又見她處事雖然嚴格,卻不嚴苛,很是懂得張弛有度的道理,便徹底放下了心。

蘇氏在太妃跟前挑撥季縈的不是,不僅沒有占到一絲便宜,還被太妃以行事不端為由撤了手中的那一點管家權。從此她便成了一個正真的閒人。為此還病了好幾日,連太妃那裡的晨昏定省也去不了。

肅王知道她病了的事,便說讓她好生養著,日後太妃那裡再不必她伺候了。嚇得蘇氏隻堪堪重病了三日,就自己好了。

這場沒有硝煙的婆媳之爭,終是季縈大獲全勝。

晚上,齊灝從外麵回來見季縈正倚在榻上看閒書,不由意外道:“如今你當家主事,我還以為你要忙碌的不停歇,不想這般悠閒。”

季縈聽了,不無得意的道:“咱們府裡有的是能乾的人,我隻需知道如何用人,把事情讓這些管事分管了便是。”

齊灝見她有這樣的格局也不詫異,隻是打趣的笑道:“你就不怕人家糊弄你?”

“這就要憑各人禦下的手段了。”季縈簡單提了一句,見齊灝已經洗漱過了,便吩咐香榧擺飯。

一邊拉著齊灝往外間去,一邊抱怨道:“你這幾日越發回來的遲了。可彆是早早的下了衙又去哪裡找樂子去了?”

齊灝被她的話逗笑,伸手點了點她的額頭,嗔道:“儘胡說八道。你夫君我行事最正派不過,能去哪裡找樂子?你如今真是出息了,連“樂子”之事都曉得了?”

季縈不以為意道:“這有什麼,你們男子尋歡作樂最常去的不就是青樓楚館麼?我便是沒親眼見識過,但也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