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玖和一粒粟在燕城玩了兩天,然後和謝欣然一起回錦城。
謝欣然這次回去,是作為原縣扶貧大使,參與宣傳錦原高鐵正式開通。
錦原高鐵對原縣非常重要,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從錦城到原縣、感受原縣的美景,原縣希望除了歸家的遊子,還能去一些過路的遊客。
陸玖和一粒粟都對首發列車很感興趣,覺得車票可以拿來做紀念,於是都買了票,打算去感受一下。而且陸玖有一段時間沒去看雷書明了,她一直等著高鐵開通呢!
錦原高鐵每天來往十多次,最早的在早上六點,最晚的在晚上十點,這對陸玖來說是巨大的好消息。
以前坐汽車要七八個小時,汽車一般在天黑前到站,往前一推,哪怕夏天晝長,也都是午飯來不及吃就要上車,而且每次都得提前兩三個小時去買票,晚了當天的票就可能賣完了,讓人安排行程非常不方便。
現在好了,可以提前很多天買票,而且可以儘情睡懶覺,吃完午飯再慢悠悠出發,晚上很晚了也可以回錦城。
不過錦原高鐵正式開通這天,她沒睡懶覺,買的第一趟車的車票,不然怎麼叫首發呢?
還好,因為要搞宣傳,首發車很人性化地定在了八點開通,不用太早起床。
陸玖她們一行四個人,除了她還有謝欣然、祝月、一粒粟。
她們有點激動,生怕去晚了趕不上車,早飯都沒吃,七點鐘就到車站,在車站吃完早飯剛好到檢票時間。
四人都是普通座,因為上車後鐵路的宣傳人員會來給謝欣然拍照,坐商務座不太好,不貼近民眾生活。
上車沒一會兒,就有記者來了,好幾家電視台呢,省上的、錦城的、原縣的、管原縣那個市的……
陸玖特意買了和謝欣然隔了好幾排的位置,免得被拍到。
結果記者不光采訪特邀的重點旅客,還隨機采訪普通旅客,一眼就看到了人堆裡的陸玖,那麼美,那麼亮,人就奔她來了。
一粒粟社恐,趕緊拿起桌上的原縣旅遊宣傳冊擋住臉。
陸玖隻能獨自麵對。
記者問為什麼去原縣,陸玖說去看望長輩。
聊這個記者可不困了,就怕遇到那種隻是來感受首發列車的,於是接著往下引導,將話題重點圍繞在高鐵開通帶來的便利上。
陸玖不用引導就能答得有模有樣,一來這的確是她的真實感受,二來和牛主任等人打交道多了,也知道怎麼從大局上考慮。
記者滿意收手。
陸玖看了一眼她話筒上的台標,確認是錦城台,播出去不會有幾個人看到。其實就算是省衛視也沒幾個人看,S省衛視的收視率常年墊底。
新媒體的宣傳要詳儘點,多發幾篇文章的事,但一般不會發視頻采訪,主要是配照片——列車、列車員、列車餐、原縣旅遊宣傳冊特寫、一整車廂乘客其樂融融……反正需要突出的點太多了,連原汁原味飲料和原縣特色小吃都有,單獨的乘客一般不會拎出來提,除非是像謝欣然這樣的身份。
謝欣然現在有流量,原縣希望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不但各部門藍V集體發微博,還買了個熱搜。
到原縣後,謝欣然去參加扶貧辦的活動,一粒粟去看原縣宣傳的旅遊景點,陸玖去找雷書明。
雷書明今年的玉米餅生意已經結束了。
他的玉米都是自己種的,村裡人偶爾會賣他點。
嫩玉米的生長期就那麼幾天,時間一過就老了,做出來不好吃了。到了八月份,大部分玉米都已經收割,剩下一些種得晚的也過了做餅的最佳時期。
超市裡倒是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玉米,有人給雷書明算過賬,用那種也不會虧,而且比他自己種輕鬆點。他自己根本不會種,分不清季節,不知道工序,每次都得彆人提醒他。直接買的話,大家都省事。
結果雷書明嫌那種玉米做出來不好吃。
大家一吃好像也是,不夠鮮不夠甜,於是這事不了了之,他繼續過著年複一年的生活。
陸玖到的時候,他去地裡收玉米杆了,玉米杆可以拿來當柴燒。
陸玖在鄰居的指引下找到他,他彎腰站在地裡,拿鐮刀割玉米杆。
陸玖叫了他一聲,他抬起頭來,滿頭大汗,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她:“小玖。”
陸玖能感受到,每次自己來,他都很高興。
她想去幫忙,他忙說不用,扯起腰上的汗巾擦了把汗,從褲子口袋裡掏出錢包,抽了一張錢給她:“你去買冰棍吧。”
陸玖接過,笑著說好。
從這裡到街上要十來分鐘,她到最大的那家超市挑了十多支雪糕和甜筒,各種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