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愛心裡衣(1 / 2)

次日一早她和四爺差不多同時醒來,看著四爺臉上孺子可教的神情,她也禁不住有些羞赫,往事請不要再提了吧。

用完早膳送走四爺後,就帶著小滿幾個去了福晉院子。

等人到齊後,福晉說起了籌備府裡過重陽節的事,現下是八月底,確實是該準備了。

福晉還讓她和李側福晉幫忙操持些事,聽起來似要弄得挺熱鬨的,可她向來不喜歡這一天,畢竟是福慧的祭日。

福晉那一世對各種年節並沒有特彆熱衷,對重陽節更是不怎麼重視,因每年八月前後康熙皇帝大都要進行木蘭秋獮,四爺常要隨駕,有時重陽節還不見得能回來,府裡的主心骨不在,自然都沒什麼心情操持。

福晉安排完便讓散了,回到院子裡用了午膳,想起原該昨日下午的事還沒做,便吩咐小滿把院兒裡伺候的人都集中到一起。

除了小滿外,她院裡伺候的還有四個侍女,三個太監和兩個嬤嬤。

加起來也有九個人了,想要一下子弄清楚也不容易。思索了下,乾脆讓人在院子裡擺了張桌子,放上筆墨紙硯,每個人說下自己出身和經曆,由小滿負責記錄,就像現代的簡曆一樣。有了這些東西,基本都能看出不少問題,也算是給每個人建個小檔案,有這麼多人看著聽著,又有小滿的記錄,量也沒人敢說謊。

待九個人一一說完,她心裡就大概有了譜。

她院裡大多是內務府新分派來的,好處是背景清白,缺點是經驗不足,但也算不上什麼大的缺點,做事可以慢慢學,忠心才是最重要的。

按慣例侍女是要統一名字的,她給四個侍女新起了名字,分彆叫月竹、月梅、月茗和月枝。兩個嬤嬤都是府裡老人了,都在福晉院子裡伺候過的,分彆出自常佳氏和崔朱克氏,府裡人大都稱呼她們為常嬤嬤和崔嬤嬤,也不用改。

三個太監中年紀最大的叫馮永泉,入府已有五年,另兩個小太監分彆叫陳安和王淼,入府才一年。清朝的太監俱是漢人,也有主子為圖好兆頭給太監改個吉祥名字,她不打算改他們的名字,算給他們留下點念想。

每人賞了二兩銀子,便打發她們下去了。

晚上的時候四爺沒有來,她是淡定的很,隻是小滿那丫頭有些坐立不安為她擔心著,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弄得她有些哭笑不得,這丫頭純屬戲本子看多了,代入感過強,腦補過度。

小滿自小跟著她,讀書寫字自然也學了一些,但她不愛看詩詞史書,專愛看戲本子,什麼帝王將相、愛恨情仇、宮闈妃嬪鬥爭都是她喜歡的,看完還常跟她說這個王爺皇帝怎麼這麼無情,見一個愛一個……

小滿要是生到後世,一定是個追劇達人,說不準還能成個狗血劇編劇什麼的,可惜生錯了時代。

直到第二日才得知,原來昨日四爺根本沒回府,當天依然沒回來,直到第三日用午膳時才聽說四爺回府了。

書房裡,四爺正思索著這兩天的事兒,聽著外邊的蟬鳴,莫名有些煩躁,這都九月了,天還是熱的人難受,端起茶喝了一口,是他慣常喝的普洱,可卻覺得有些膩,不禁想起了那天晚上的桂花烏龍茶,比這個倒要清爽許多。

蘇培盛看著主子爺隻是品了一口就放下了,正思索著剛才難不成茶泡的不夠火候?

不應該啊,他伺候了主子爺這麼些年,這點子功夫還是有的。

“這幾日府裡有什麼事?”

聽到主子爺的問話,蘇培略一思索便道:“這幾日倒是沒什麼大事兒,隻是聽說年側福晉見了院子裡伺候的人,還讓每個人說自己的出身經曆,讓侍女小滿記錄了下來,說是什麼給每個人建個檔案,這法子倒是稀罕。”

四爺一聽就明白了,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能短時間內迅速了解手下人的基本情況,等於是給每個人造冊了,也防止這些人胡亂說話,故意欺瞞。這丫頭倒不愧是官宦人家養出來的,看起來嬌嬌柔柔的,做起事來倒有幾分思考在。蘇培盛見四爺沒說話,心裡也有點打鼓,這年側福晉新入府的,按理說主子爺正有熱乎勁兒呢,所以他才挑了年側福晉有關的事兒說,往日裡伊格格、張格格打點他,想讓他多在主子爺跟前提提她們,他也不敢亂收啊。

看四爺擱下了筆向外走去,他馬上跟了上去,看這方向,應是要去年側福晉的春棠院,畢竟新鮮嘛,還有這年側福晉的相貌,就是宮裡娘娘,也難找出幾個比她更好的了。

春棠院裡,用了午膳年玉嵐正帶著小滿幾個忙活著。

是她用了午膳後,就在自己院子裡散步,看到院兒裡兩棵石榴樹正掛著滿滿的果子,就想著可以弄些石榴汁喝,還有女人會用石榴汁塗臉上保養皮膚。

讓馮永泉幾個去摘了些石榴,小滿和月竹負責剝石榴,月桂去膳房要了新的器具和過濾用的細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