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化橘紅糖(1 / 2)

回到雍親王府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從王府東門口下了馬車,就看到馮永泉幾個已經在門口打著燈籠等著了。

剛走到春棠院門口,就見雪球跑了出來圍著她親昵的蹭著,因著母親有些怕貓她就沒帶雪球回去,彎下腰一把抱起雪球,小家夥長大了些,抱著也覺得有份量許多。

雪球又伸出自己的兩隻前爪要抱抱,真像個小孩子似的。福慧小時候隻要醒著就不喜歡躺著,喜歡被抱在懷裡,才一大點兒的小人兒,見了她和四爺就知道伸手要抱抱。

四爺總是縱著他,小家夥把口水弄到他身上,也隻輕拍他的小屁股“以示懲戒”。

到了屋裡淨了手,用了些晚膳,就準備洗漱睡了,聽馮永泉說四爺到現在還沒回府,那應該是不會來這邊兒了,她準備的一腔感謝詞,今天是用不著了。

入了冬,天兒愈發的冷。臨近年底,馬上是冬至,後又是過年,都是宮裡的大事,福晉也開始籌備著年節禮。

府裡另一件大事,就是大阿哥弘暉定親了,四爺親自去宮裡請皇上賜婚,明年六月份新娘子就要過門兒了。

她猶豫再三還是提了在哪出聽過近親成婚不太好,四爺聽完隻是摸著她的頭發沒有說話。那之後四爺對她的態度就有些冷淡,對這事她也算仁至義儘了,今後再也不會摻和。

皇子皇孫們長到十一二歲,就會安排教導人事的女人給他們,弘暉已經十六歲了,自然也不例外,聽說他院兒裡已經有了幾個格格。他是四爺的長子,隻要不太出格,想要多少女人就會有多少女人,生一個健康的孩子並不是難事。

她有雪球陪著,看看書、喝喝茶一天也就過去了,倒是清閒的很。

聽說四爺常大半夜才能回來,大多時候都歇在書房。自直郡王、廢太子被圈禁後,許多事康熙皇帝都委派給誠親王和四爺來做,畢竟他倆是現在最年長的皇子,也都有親王之尊。

宮裡的各種節日總結起來隻有兩個字:折騰。

這幾日還下起了雪,馮永泉去膳房提膳時聽膳房太監說四爺染了風寒,日日要熬著參湯等四爺回來,也不知道現在好點了沒?

他這人看起來身子不弱,但一到冬日就容易染風寒,他本身又有些諱疾忌醫,能不吃藥就不吃藥,迷信喝參湯進補,以為補了身子風寒自然就能好了。

人參確實是個好東西,但卻不能盲目進補,可不光在這個時代,哪怕是在科學技術發達的現代,都有大批人盲目迷信人參的功效。

自她說了那話後四爺就有些故意冷她,她並不後悔,隻是心裡有些委屈。

她說出那話求的隻是個問心無愧,四爺聽了必然不會太高興,任憑誰的兒子要結婚了,這時有人說這婚事不太好,生的孩子可能有先天不足,又拿不出什麼有力證據,恐怕聽的人隻覺得不吉利,也會覺得這人多事。

這個時代的人本身就很迷信,四爺也不能免俗。另外就是四爺很不喜歡女人插手不該管的事兒,弘暉阿哥不是她的兒子,自己也並非看著他長大的長輩,並沒有立場去過度關心這事兒,她確確實實是給自己找了麻煩。

但這個後果在她可承受的範圍內,等四爺回過味兒來就會知道她沒有任何惡意,反而是在為他著想。

四爺大概不會先低頭,隻能她先示好,想起母親做過的化橘紅糖,這東西化痰止咳最是有奇效,就打算製好後讓人送去給四爺,就算是討好他吧。

這化橘紅糖母親經常做,因父親年事已高,雖然身子還算硬朗,但萬一感染了風寒可不是小事,每到秋冬之際母親便會做些秋梨蜜膏或者化橘紅糖給父親喝。

原料隻需要用到甘蔗和化橘紅兩樣東西。就是前兩道程序有些麻煩,先得把甘蔗去皮搗成汁,這個活兒就交給王淼去做,這個小太監雖然不愛說話,但做事非常仔細,可能還有些小潔癖,總是把自己收拾的異常乾淨。

偷懶是多數人的本性,這些太監侍女也是如此,打掃的時候基本都是明麵上收拾的乾淨,看不見的地方就能懶就懶。可王淼這小太監卻是個愛較真兒的,上回她做冬瓜糖時不知道什麼時候滴到了地上一些,這些糖類的東西弄到地上直接就黏住了,等她用了午膳在院子裡遛食兒,就看到這小太監擦完後把一張帕子放在地上,臉貼在帕子上觀察到底還有沒有?真是那什麼“工匠精神”啊。

化橘紅先蒸上一刻鐘,就交給月枝切成小塊磨製成粉。

一切準備就緒後把甘蔗汁和化橘紅粉末一起倒入鍋中熬煮一個時辰,反正她也沒什麼事兒就自己看著熬煮,看著鍋裡咕咚咕咚的小泡泡,心情也愉悅了許多,這就是烹飪的樂趣啊,普通的食材在手下化成另一種美好的東西。

雪球在小廚房裡調皮的蹦上蹦下,幸好沒有碰掉什麼東西。看她不停地攪拌著陶罐,小東西探過頭去看鍋裡的東西,還扭著頭看她,似乎在問這是什麼。

她隻得伸出左手把這小東西從陶罐旁拽開,要是這小家夥的毛不小心掉進去,她就算是白忙活了。更可怕的是萬一她看不到,被四爺吃到,那畫麵真是不敢想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