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寺, 後山。
兩個小和尚一路哼哧哼哧從山下爬到半山腰, 整座山除了幾聲蟲鳴, 安靜到有些瘮人,皎潔的月光照在這山上顯得更嚇人。本還有些猶豫要不要繼續往上爬,卻突然聽到了山頂上方傳來的琴聲,兩個小胖子在黑暗中“相視”一笑。總算沒白費功夫,師傅就是在這山上了。
真是奇怪, 今日一早師傅就不知蹤影,還以為師傅又去了那育嬰堂,可天都黑了還沒見師傅回來,他倆解決定來後山找找, 畢竟師傅臨走時說了會帶點心回來的, 當然,這個不是主要原因啦。
今天好像是雍親王府小格格滿周歲,外邊一條街都是馬車仆人熙熙攘攘,小孩子過個生日就這麼大的排場,想必一定有許多好吃的了。
“師傅,師傅, 我們終於找到你了。”兩個小和尚登頂後氣喘籲籲道。
思緒被打斷,琴聲也就停了。夜色中撫琴人向了不遠處望了一眼, 才回道:“師傅帶你們回去吧,下回不許這麼晚出來了。”說罷一手抱琴,一手提著什麼東西。兩個小和尚借著月色看清了那東西,看形狀肯定是那家百年鋪子的點心了。
小姑娘周歲宴收到的東西, 她著人打點了整整一日才收拾妥,什麼無量壽佛、青玉靈芝如意、水晶菱花筆洗、紅白瑪瑙壽量筆架、白玉仙舟等等,從珍玩到文具衣物一應俱全。
陽春三月,綠柳成行,草長鶯飛,正是踏春出行的好時節。
三月十八皇帝萬壽節一過,四爺從壽宴回來就說要她收拾東西,過兩日去圓明園。她早知四爺會有這樣的打算,要帶去的東西已經收拾的七七八八了。
三月的天兒不冷不熱,一路上小姑娘也開心的很,乖乖的趴在她懷裡和她一道看著車窗外。一眼看去一派綠意盎然,林間的官道不時有鳥兒飛過,不遠處有人正在放羊,小姑娘看的目不暇接,她也覺得頗有趣味,在王府那一方院子裡圈久了,總有與世隔絕之感,看到這些才更覺出自己確實是活在這世上的。
不一會兒四爺騎馬過來,小姑娘見著阿瑪騎著大馬,眼睛瞬間就亮了。“阿瑪~阿瑪~”還用手指指著那匹馬。
四爺語調溫柔的道:“寧兒喜歡馬?等你再大些,阿瑪送你一匹小馬好不好?”
小姑娘“哇啦哇啦”的表達著,她和四爺隻能相視一笑,是真的聽不懂閨女在說啥。
“寧兒,這個是‘馬’,跟著額娘念‘馬’。你得再努力些學說話,這樣阿瑪額娘就知道你在說什麼了?”
“麻~”
“真棒,娘的小乖乖。”
四爺本就心情不錯,看到這母女倆溫馨的場景,更覺得天都藍了幾分。
“一會兒想用些什麼?爺讓人先快馬過去知會一聲。”
“我用什麼都成,給咱們寧兒準備些胡蘿卜泥和桃膠銀耳蜜露之類的,還有一下午要走,要讓她吃飽些,她現在還喜歡喝甜湯。”
“好,要是覺得馬車走快了就讓車夫慢些,孩子還小,彆顛著她。”
“好,爺放心。”這個爹爹有時比她還愛操心。
四爺這才打馬走了,小姑娘估計剛才太興奮,現下就就有些困了,趴在她懷裡點著頭。
到達驛站時小姑娘還睡的有些迷糊,她抱了一路實在覺得累,下車後就把小姑娘交給了乳母。小姑娘或許是覺著氣息不對,睜開眼睛看了看見她還在,就放心的又把眼睛闔上了。
四爺走過來看著自家小姑娘困倦的樣子,壓低聲音對她道:“寧兒這是犯春困了?”
“大概是吧,小孩子本就睡得多,現在又是春天容易困倦。”
四爺伸手模了摸閨女的小臉,小姑娘掙紮著又睜開眼睛,神情卻有些委屈巴巴的。許是四爺手上有些粗糙弄疼她了,四爺雖不是整日騎馬射箭,可那一手好字是日日練習不綴才得來了,手上自然有些薄繭。
“阿瑪~”軟乎乎的聲音響起,叫的人心軟。
“該用膳了,阿瑪讓人弄了你愛吃的,等到了圓明園就能讓你安生睡了。”
“七~”
小姑娘已經對“吃”這個字有些敏感度了。
小姑娘的胃口倒是不錯,給她備的吃食都用了不算少,回到馬車上或許是困勁兒緩過來了,也不睡了。
等到了圓明園,一道兒用了晚膳,她便帶著小姑娘回了四宜堂,半年多沒來,還真是有些懷念這地方。
洗漱完見著四爺沒來,就打算和小姑娘一起睡,畢竟上回來的時候寧兒還小,怕她這回會有些不適應。
正睡的有些迷糊,感覺到懷裡軟軟的小家夥不在了,她猛然轉醒,看到小姑娘果然不在了,嚇得她撩起床帳下了床就向外走去。一出門,就看到四爺正把小姑娘交給小滿,這才舒了口氣。
四爺聽到動靜轉頭看她,她這才意識到自己方才忘了穿鞋。
“爺,我突然發現寧兒不見了,嚇了一跳,這才忘了穿鞋。”
四爺瞧著臉色還有些煞白的女人,不由也有些疑惑她哪裡來的如此多的不安?
“整個園子裡都是爺的人,有誰能把寧兒搶走?你啊,當了額娘就開始瞎操心。”
四爺把她打橫抱在懷裡,她也順勢摟住他的脖子,心有餘悸道:“我都覺得生了寧兒後人都老了,隻要她不在我身邊,我就總是忍不住擔心她。”
“你要是老了,那爺得老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