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夥也來摻和了。
“你呀,乖乖呆著,一會兒外祖父母來看你,額娘和阿瑪去接他們去。”終於滿月嘍,小家夥愈發白胖,小胳膊小腿跟蓮藕似的,一節一節全是肉乎乎的。可孩子體質比不得大人,屋裡的冰盆放的遠,小家夥就不住的出汗,隻能叫乳母和嬤嬤們輪番給他打著扇子。
父親他們先被請到了福壽堂,剛進了門就見除了父親母親還有年熙、年富幾個,都是許久未見過的親人,實在是叫人高興。
她娘家人正想給四爺行禮,四爺就先說了免禮,這禮數啊,有時實在是麻煩。
“外祖父,外祖母,哥哥們好。”小姑娘一點不見外的先開口。
“哎,四格格好。”
“外祖母,為什麼不叫我寧兒?”
她心知是因為有四爺在,父親母親都有些拘束了。畢竟整個年家都是四爺的屬人,寧兒雖是他們的外孫女,但畢竟是四爺的女兒,也算是小主子。隨著這些年滿人的漢化程度不斷加深,也學了些其中不好的東西,比如越來越重視嫡庶之彆,按這種趨勢下去,今後所有孩子都隻有一個外家,那就是福晉的娘家烏喇那拉家。
還是四爺一槌定音道:“一家人不必如此見外。”
“好,寧兒乖,外祖母以後都叫你寧兒。”母親這才改了口。
“貿然這麼早就到是有些失禮了,可上回錯過了孩子的洗三,我們就後悔的不得了,這回說什麼也是要來的。”父親在旁道。
“二老費心了,我先去玉華殿一趟,你們和嵐兒先說著。”
她知道四爺是故意離開,叫他們一家人自在些。
果然四爺一走,母親就激動起來,拉著她的手不停的問著:生的時候可順利?月子做的可好?孩子身子結不結實?
“都好,一會兒見了那小家夥你們就知道了,胖乎乎的也不知是像了誰,咱們這就去四宜堂吧,帶你們見見這胖外孫。”
剛走到四宜堂門口,卻見著膳房太監們端著不少菜品正擺著,她跟四爺方才明明已經用過了。
“這是?”
“回年主子,這是主子爺吩咐給年家老爺夫人和少爺們備的。”
原來是這樣。她這個女兒當的居然還不如四爺這個女婿合格,居然忘了父親母親他們這麼早來,定是還沒好好用過早膳。也不知是不是給孩子準備滿月宴忙傻了。
“父親母親恕罪,是女兒不孝,倒不如王爺心細了。”
“傻孩子,額娘也是帶過不少孩子的,這孩子多了人腦子就暈乎,你又剛生產完,我們哪裡會怪你?雍親王能想著我們,也是因為看重你啊,我們也就放心了。”母親寬慰她道。
“那就到了院子先用膳吧。”
“不成,我們要先看外孫。”父親笑著道。
“好。”孩子果然是最有魅力,總是最叫長輩掛心的。
果不其然,見著了小家夥,父親母親激動的輪流抱著哄著,臉上的笑容都沒停過。小家夥一如既往的不哭不鬨,更叫外祖父母們把他誇上了天,直誇什麼有君子之風、心性堅韌、氣度超人......
她這個當額娘的怎麼就沒看出自家兒子這些潛質呢?
等時辰差不多了,她們一行人也都去了玉華殿。乳母抱著小家夥正式亮相,這麼個胖墩墩的小家夥天然就是大人們稀罕的對象。被陌生的大人們輪流抱著,小家夥依舊是那淡定模樣,隻是偶爾皺皺眉頭,許是被那人抱的不大舒服?
誠親王這回就不摻和這熱鬨了,明明這麼個小人兒,淡定的不成樣子,老四小時候許是也這樣過?他記不大清了,誰叫他隻比老四大一歲呢,都是小孩能記得個屁啊,或許那廢太子和直郡王能知道些,可惜那二位來不了嘍。
“四嫂,你家這小子看著可真喜人,四哥給取名了嗎?”完顏氏問道。
淑哲沒有搭話,而是看向四爺。
“取了,正好借著這機會說,我家這七阿哥就叫‘福宜’。”
“叫‘福宜’,可有什麼典故?”兆佳氏問道。
見無人答複,兆佳氏看向自家爺,卻見他輕輕搖了搖頭,她才知道怕是有什麼不能說。
卻聽誠親王開口道:“這應是出自《詩經》中的《小雅.鴛鴦》一篇,‘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這句往往用來形容夫妻恩愛,老四啊老四,你可是叫我沒想到——”
正說著,被身旁的兒子掐了下,誠親王才瞬間清醒過來自己說了啥,他這好為人師的毛病可真是害人啊,這老四的嫡福晉在這兒呢,這“福宜”又不是她生的,自己這嘴真是欠呦!可也不能全怪他,這名兒可是老四起的,可真想不到老四居然用兒子的名兒秀恩愛。
這真是,有辱斯文!
年玉嵐剛還沉浸在四爺依舊給小家夥起了這個名字的感動中,誠親王這麼一顯擺,弄的場麵著實有些尷尬。
“哎呦,這名字起的可真是又好聽寓意又好,不像我們家孩子起的那名字,叫什麼‘玉柱’,可就沒這‘福宜’好。”李四兒笑著道。
她心裡隻剩一個念頭:誠親王和李四兒這種客人,還是能不請就不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