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勤政殿。
“臣允祥(張廷玉)叩見皇上,七阿哥,八阿哥。”
“平身。”
“謝皇上恩典。”
四爺一路跟兒子們說話,心情頗好,叫了允祥張廷玉二人起身後,又道:“你們一會兒幫朕考教考教,看這兩個小子功課可有長進?字是肉眼可見的越寫越好了。”
張廷玉看著自己的兩個學生,誇讚道:“二位阿哥天資聰穎,又肯用功,臣亦欣喜。”
“衡臣呐,你家裡的幾個小子朕都喜歡得很,等中秋宴把他們一道帶來,跟宮裡的阿哥們一道玩耍切磋。”
“臣家中的幾個犬子皆上不得台麵,恐叫皇上失望。”
“你就不要太過自謙了,爾父張英曾是朕的老師,你們張家子嗣的學識教養,朕可不信會差到哪裡去?”年家與張家都不乏青年才俊,宮中的阿哥們也該與未來的臣子多接觸些。
張廷玉愈發恭謹道:“承蒙皇上恩典,那到時,臣就厚顏將那幾個小子帶來。”
四爺看著自己兩個小子,擺擺手道:“你們先去讀書,汗阿瑪與你們十三王叔、張師傅有事要議。”
“是,兒臣告退。”
小哥倆輕車熟路找到書房,兩張一般大小的書案上已經鋪好了上等開化紙,小太監正在仔細研墨。
“奴才給二位阿哥請安。”
“起吧,你們繼續研墨,我們先去外廳喝茶。”和阿瑪說了一路的話,當真有些口渴了。
侍女們把備好的茶奉上,七阿哥喜歡嶽陽金山銀針,八阿哥喜歡普洱和甜奶茶,依著主子們喜歡的濃淡溫度,分毫不差。
“好了,你們先出去吧,這兒不用你們伺候。”
侍女們行禮後退下,福慧拉開香幾的小抽屜,從中拿出兩塊冰放進甜奶茶裡,心滿意足的模樣逗樂了福宜。
“六十,你好像對這裡每一處都很熟悉。”他從不知那小抽屜裡會有冰塊,福慧說他是無意中發現的,可他覺得不是。
“我們經常來這裡,當然熟悉啊。”香幾的小抽屜裡放冰塊,是阿瑪那輩子的習慣,上次他想要放冰塊喝冰一些的茶,自然而然就打開了。
福宜眼中滿是困惑,道:“不是因為來得多,你好像一開始就對這兒很熟悉。”
“哥哥是昨晚睡太少了嗎?說的話叫我都迷茫了。”
“算了,喝茶吧。”福慧不願意說,他就自己觀察,總能找到原因。
小哥倆沉默了一會兒,又都受不住冷清的氣氛,開始討論起前幾日的功課。
福慧心中歎了口氣,他的心理年齡要比哥哥大一些,可和哥哥在一起總忍不住一起幼稚,他更願意做福慧,慧嘉於他而言,更多是他腦海中一段重要的記憶。
深柳讀書堂裡,年玉嵐閒適的看著書,福沛一張小臉睡的紅撲撲,環視了一圈見沒有阿瑪的身影,放心的蹭到阿娘懷裡撒嬌。
“阿娘,沛沛肚子餓了。”
年玉嵐揉了把兒子紅粉色的小臉蛋,寵溺道:“早膳都給你留著呢,快去用吧。”
“好!用完沛沛可以去找哥哥們嗎?”
“你去找他們做什麼?”她還以為這小家夥又要吵著去釣魚呢。
福沛一臉認真道:“沛沛也去讀書啊。”
“你還小呢,不必這麼早就開始讀書。”一個人能無憂無慮的時光就那麼幾年,她希望福沛能活的開心些。
“可是沛沛想讀書,和哥哥們一起。”哥哥們每日從阿瑪那裡回來,會說很多他聽不懂的東西,他不喜歡這樣。
“既是想去,那就快去用膳,用完了額娘叫人送你過去。”宮裡的孩子注定早熟,最重要的是福沛想去,那就如他所願吧。
“謝謝阿娘!”
不消一刻鐘小家夥便火速用完了膳,告彆了阿娘,福沛帶著自己的小太監和侍女們出了門,小家夥一路蹦蹦跳跳,抬頭看見對麵走來的人,連忙刹住了腳步。
這個人他記得,是皇後生的大阿哥。
“大哥好。”
弘暉原本肅著的臉色稍稍和緩了些,俯看著麵前的小孩子,逗弄道:“九弟也去九洲清晏?”這個弟弟比他的兒子還小。
福沛舉了舉挎著的書袋,道:“是啊,福沛要去找個師傅念書。”
弘暉的眼神變得有些複雜起來,道:“你還不到年紀,怎麼就想要讀書了?”皇貴妃生的這三個,倒是一個比一個上進,京中那些傳聞還說他們個個天資聰穎。
福沛踢了腳路上的石子,氣呼呼道:“因為阿瑪瞧不起我,老說我是家裡唯一一個小文盲。”
弘暉沒想到會聽到這麼個答案,忍著笑意道:“汗阿瑪這是逗你玩兒,並非真的嫌你。”他幼時阿瑪也會偶爾逗他玩兒,或許是他這個人太過無趣,他們父子間就漸漸規矩疏遠了起來。
福沛皺著眉頭,不確信道:“是嘛?他說話的時候真的很嫌棄福沛呢。”福宜哥哥還會在一旁笑他。
看著幼弟糾結的小表情,弘暉想起自己今日來的目的,突然覺得自己怕是想太多,被身邊的人一鼓動便不經傳召過來了,實在是太過衝動。
福沛還是個天真懵懂的孩子,掛念著阿瑪說他不好。福宜福慧也不過大福沛兩三歲,他的年紀足以當他們的阿瑪,何必這般沒有自信?怕被幾個幼弟搶了儲君之位,特地來探汗阿瑪的口風。
“汗阿瑪怎麼會嫌棄你?宮內外誰人不知皇上最疼愛皇貴妃所出之子?”他從小就知道,汗阿瑪與叔伯們不一樣,叔伯們重視嫡子,可他的阿瑪卻是一視同仁,他從小的待遇與弘時並無二致。
福沛隱約覺得這話不大好,便沒有接話。
“大哥,你也去找阿瑪嘛?”
弘暉看著幼弟的後腦勺,道:“是,許久沒來跟阿瑪請安了,今日得閒,便正好過來。”
“喔,那咱們一起去叭!”多一個人在,阿瑪應該會給他一點麵子吧。
“衡臣,你先去看看你那兩個學生。”
“是,臣告退。”
“允祥,你有話便直說吧。”
“京城內外風傳皇上有立皇貴妃之子的打算,亦有親貴大臣向臣詢問,臣不知該如何回複?還請皇兄指點。”
“允祥,你能直言不隱瞞,這很好。”
“皇兄於臣弟有知遇之恩,臣弟無以為報,隻有一片赤誠之心。”
看著自己最要好的兄弟跪下,四爺心中歎息一聲,道:“起來,你我兄弟私下說話,不必這般拘謹,你的腿又有舊疾。”
允祥沒有起身,而是重重磕了個頭,豁出去道:“臣弟鬥膽請聖上三思,皇兄向來欣賞漢人文化,漢人最重長幼有序,尤重視嫡長,皇兄萬不可因為偏愛而造成朝局混亂,何況祖先們得這天下十分不易,皇子們的血統恐怕會引起滿漢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