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官員齊齊沉默,又要給顧四爺請功嗎?
顧四爺是沒有經曆過戰爭的人中升遷速度最快的一個。
快得讓人無法羨慕嫉恨,隻能眼巴巴看著顧四爺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跡。
那些在疆場上拚殺的將軍,身體落下殘疾或是傷痕累累的將軍都難以有顧四爺此時的爵位。
人與人相比,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顧四爺到底是在扮豬吃老虎,還是他本身氣運逆天?
顧瑾清俊的麵容難掩疲倦之色,他幾乎走遍淮河沿岸,探查河堤,順便還查了半個月的賬冊。
換個人未必能堅持下來。
顧瑾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勞,總算是把脈絡理清,上奏隆慶帝的折子都已寫好。
他縱然不求聞名天下,但也希望能用一封奏折驚豔整個天下,在朝堂上,猶如鳳雛初鳴,得到十足的政治資本。
甚至想過光耀顧家門楣,證明他不是靠著父親升官的官宦子弟。
讓父親真正依靠顧瑾。
然而結果——讓顧瑾哭笑不得,他又被父親襯托得暗淡無光。
他依然擺脫不了依靠父親的名聲。
該死的,顧瑾十幾年的苦學,十年的思考好似都沒他是顧四爺的長子榮耀!
顧玨一定很樂意享受父親帶來的好處,可他是顧瑾!
從小就知道父親靠不住,他是需自強自立才能站穩腳跟的顧瑾!
以前,顧四爺出門在外,都說他是顧瑾的父親。
現在,顧瑾外出,都說他是永樂侯的兒子了。
顧瑾除了苦笑之外,還能做什麼?
顧瑤說過,搶風頭,顧四爺是專業的。
顧瑾思慮比顧四爺同顧瑤縝密,他也判斷出府城官員泄洪的方向。
在他已經認可父親之後,顧瑾斷然不敢再讓顧四爺陷入危險之中的。
雖然前往縣城的道路中斷,顧瑾已經派了不少的舟船沿著水路在關鍵時候接走顧四爺。
顧瑾剩下的屬下一部分敢去府城官員定下的泄洪點,一部分去了南邊的堤壩。
他是準備挖開堤壩泄洪的。
可是他趕過去時,正好見到顧四爺派去的侍衛已經把他要乾的活兒都乾了!
顧瑾費勁心思,走遍河堤尋找的最佳泄洪點——被顧四爺歪打正著搶了先。
他不相信父親是估算到的最佳地點,隻能說他的狗屎運太好。
而且不是一次兩次,次次都是狗屎運。
顧瑾相信瑤瑤所言,父親是老天爺的親兒子。
不過顧瑾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獲,他去晚了,同樣抓到了一批掩藏身份的壯漢,他們本想搶先府城官員一步,挖開河堤泄洪。
一旦泄洪成功,顧四爺所在的縣城將會化作一片汪洋。
顧瑾已經把這些人全部抓了起來,準備請專業人士來審訊他們。
“顧大人,這些帳冊可否……”
他們已經寫了誇讚永樂侯的奏章,再折子裡誇大其詞,將顧四爺美化的顧老太太都未必認識那是自己的兒子。
顧瑾淡淡說道:“河道衙門的賬本,你們就彆拿回去了。”
“小顧大人怎能說話不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