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錚同樣很愧疚,在顧瑤最為艱難的時候,他把她留在京城。
隻是機會實在難得,借用陳平的手段,時疫散播的地方改了,雖然遼東那邊多加控製,但是損失依舊比較大。
各部族矛盾從新尖銳起來。
每當他們無法解決矛盾時,總會想到興兵動武。
尤其是遼東今年的了糧食收成也不好,而中原朝廷卻是大豐收的。
這讓他們份外眼熱,已經不單單是轉嫁矛盾的問題,沒有糧食,他們未必能熬過遼東的寒冬。
隻怕遼東很快因為會盟而內亂。
蠻夷部族以遊獵為主,但是自從占據遼東,進而控製朝鮮等地,他們也學會了耕種。
已經可以自產糧食,再加上蒙古等部族的相助,這才同中原的朝廷形成微妙的對峙。
彼此之間仿佛誰也奈何不了誰,又或是都在等待最後的一擊。
遼東雖然號稱部族聯盟,但因韃靼的一支出現一位喜歡中原文化,繼承當初國師衣缽的傳人,他順利成為會盟的盟主,當上了可汗。
這些年他沒少給中原添麻煩,在陸錚光芒正盛時,是他阻止了陸錚的銳氣,讓陸錚在關外受挫。
也是他支持蒙古西北等蠻夷挑釁中原。
甚至於他還收買間諜,送情報回去,當年李勇祖宗的紛爭,就少不了他的安排。
同樣的,因為國師的遺書,他也在尋找能顛覆一切的寶藏。
據國師說,掌握寶藏可以掌握整個天下,能逆輪回。
這一點他堅信不疑,畢竟國師當初可是同老國公親如兄弟。
隻是後來他們意見有了分歧,國師被太祖嫌棄猜忌,這才逃亡關外。
關外的可汗積極備戰,畢竟他手中可是捏著陳平!
老國公的外孫,鎮國公陸恒的外甥,最重要陳平是隆慶帝唯一的嫡出皇子。
陸皇後還在世的唯一的兒子。
可汗麵對群情激憤的將領們,欣慰的笑笑,“本汗不僅要同中原皇帝論高下,更要找到國師的傳人!”
他明白單以遼東的實力不足以打下中原,除非中原內亂,可隆慶帝如今聖天子的名頭非常響亮,中原百姓歸心,中原朝廷上偶爾奸佞,可更多是忠臣乾將。
因此密寶的存在,對他極為重要。
雖然沒法子證明國師的後代就是李勇,但是可汗一直想把李勇抓回來問個明白。
可惜李勇上次征戰後,便不再領兵,在外甥女嫁給陸錚後,李勇更是連兵權都交了,甚至連禦前侍衛統領都不當。
專心做一個吃喝玩樂的李伯爺。
不,李勇的性子不適合吃喝玩樂,他是做了自己姐夫永樂侯的跟班兼保鏢。
跟著姐夫,李勇當然不辛苦,畢竟姐夫帶他裝逼,帶他飛。
許多沒有享受過的東西,李勇都享受到了。
一個農家子出身的窮小子本身就沒太大的野心,也不是個官迷。
李勇常掛在嘴邊一句話是,前半生的忠誠給陛下,後半生他該報答姐夫的恩情了。
不過,李勇在辭官時曾對隆慶帝說,國有難,君有召,臣必回。
當時這句話把隆慶帝感動得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