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璐和丈夫顧清比起來,自然是顧清更為重要。
成親多年,歐陽氏對顧清細微的變化看在眼裡,丈夫怕是另有心思。
夫唱婦隨一直是歐陽氏的習慣,她再心疼顧璐,此時也隻會撇下顧璐,跟著丈夫去見顧老夫人。
顧璐徹底被冷在當場,秀美的麵容露出幾許尷尬。
三夫人錢氏眸子閃了閃,關切般安慰:“二丫頭哪來得這麼大火氣?她這一鬨騰,消息怕是瞞不住了,英國公那邊還不知怎麼想四弟妹,哎,我們知曉二丫頭聽信讒言誤會四弟妹在尚為成親前就同四爺……消息一旦傳開,英國公府上有人上門問明狀況,外人肯定會認為四弟妹得行有虧,對汪家也是不利的,畢竟你外祖父可是清流鴻儒,最最重視名聲了。”
她早就看汪氏不順眼,整日裡汪氏活得更個仙女似的,纖塵不染,一味的讀書做詩。
若是供個讀書人,將來還有可能參加科舉,光宗耀祖。
一個成親嫁人又有一對兒女的婦人裝什麼才女,隻有她文雅清貴彆人都不如她。
每次汪氏看她如同看低賤的商賈似的,嫌棄她滿身的銅臭味兒。
可汪氏寫詩詞的筆墨都要最好的,一塊硯台就得百十來兩銀子,一張宣紙也得一兩銀子,養著一個才女比養著十個讀書種子都耗費銀錢。
銀子都是她男人風裡來,雨裡去賺回來的。
被他們供養的汪氏瞧不起她,這不是白眼狼麼。
沒他們賺錢,顧四爺那性情能養得活一群妻女?
整個顧家,隻有顧四爺最是沒用,偏偏顧四爺子嗣繁茂,兒女眾多。
三房賺回來的銀子,又大半都給四房用了!
他們三房才是顧家的功臣,可每次顧家設宴,或是顧老夫人領人外出應酬,總是把汪氏帶在身邊。
顧老夫人在外從未說過一句汪氏不好,沒少同老姐妹們說汪氏的才情,說汪氏是個孝順的。
到底隔著肚皮,顧三爺哪怕對嫡母顧老夫人掏心掏肺,顧老夫人也隻把庶子當做為嫡子奉獻的牛馬使喚。
錢氏見四房的熱鬨,她豈能不火上澆油?
以前她還感激顧老夫人給自己長女求得一門好親事,後來她才明白是自己長女顧家大小姐太出色,才引來勳貴子弟主動求娶。
錢氏可沒見顧老夫人帶著七小姐顧玲出門,顧玲隻比顧瑤小半歲而已。
顧瑤那般明豔豔俗的相貌,誰稀罕?
遠不如她的顧玲!
東平伯世子都退婚了,顧瑤這輩子隻能外嫁了。
四房的笑話隻會越來越多,錢氏可不願意被無能的四房牽連,她一直盼著早早分家。
沒有他們賺銀子,就算是長房顧大爺照樣得去喝西北風,他那點俸祿銀子也不頂用。
“娘。”
顧玲滿臉通紅,期期艾艾看著低垂著腦袋不知想什麼的顧璐:
“四嬸的脾性咱們都知道,她對二姐姐從未虧待,汪家的門風也可信的,一旦外人說四嬸的是非,咱們該幫四嬸解釋一二,何況咱們顧家的事哪裡輪到外人說三道四?”
錢氏暗暗捏了顧玲一下,死丫頭,竟然偏向顧璐?分不清誰遠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