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錢氏,很多人都聽傻了。
邸報還能這麼看?
顧老夫人眸子頻頻閃爍,欣喜般望著冷靜侃侃而談的顧瑤,捏在手中的佛珠撚動更快。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老四將來無憂了。
“果然好幾艘運送烏木的船隻都翻在海上,太後娘娘壽辰前,烏木比黃金還貴,就算那些船隻平安送來烏木,以當日的行情,提前一兩個月囤一批烏木也不會虧,隻是賺多賺少而已。”
顧瑤抿了抿嘴角,輕聲說:“商機雖是一閃而逝,亦有跡可循,而且經商最重要便是眼光,看到彆人看不到的,同大筆賺取銀子的商機比,整日盯著父親那多出幾百兩的花銷,是不是有點浪費精力呀。”
錢氏被顧璐算計時滿腔憤怒,麵對顧瑤條理清楚的話語,她隱隱覺得自己真有點丟了西瓜撿芝麻。
“說是能說,可做就……”
錢氏還沒說完。
顧瑤向顧老夫人道:“孫女這段日子一直在反思,以前是孫女太不懂事,性子太急才落了黃世子的算計,去莊子上養病讓孫女明白有本事的人才會得到尊重,旁人才不敢欺負。”
“我現在就是勤學詩詞,也不如王小姐,畢竟我是父親的女兒,天分上比王小姐差了不止一籌,雖然勤學苦練會有所收獲,但詩詞最是講究天賦,勉強天賦不高的我做詩,做出來的詩詞沒有靈性,隻有匠氣。”
“而且詩詞來源於感悟,王小姐同黃世子的苦戀癡情,我怕是也沒那感觸。”
聽到此處,顧瑾徹底放鬆下來,嘴角微揚。
顧瑤若無旁人,繼續道:“孫女覺得還不如練練管家理財的本事,父親花銷大,總不能讓三伯父受累,孫女想為父親儘孝,為三伯父分憂,以後憑此一技之長,出閣後也能在婆家站穩腳跟。”
“孫女已經不小了,該為以後出閣……”
顧瑤臉頰簇起紅暈,低下頭羞澀中帶著幾分擔心,“孫女到底是退過親的人,不管是何原因,這總是一個汙點,高門大戶,孫女萬萬不敢去想了,尋常人家對銀子的重視勝於詩詞歌賦,詩詞可當不了飯吃。”
錢氏驚訝得長大嘴巴,仿佛第一次認識顧瑤一般。
顧家少爺小姐也都吃驚不小,尤其是顧璐盯著顧瑤看了又看,恨不得把顧瑤給看化了。
此時她還不知馬爺已經潛逃的消息,更不知道榮國公公子已被悄悄送回國公府。
因此她不知顧瑤在佛寺已經露臉過一次。
她印象中沒用的廢物草包,隻會生兒子的笨蛋竟然說出這麼一番話……
顧瑤是不是中邪了?
顧老夫人良久後才說道:“幾個丫頭都不小了,是該把管家主持中饋的事交她們一些,我可不想顧家小姐出閣後什麼都不懂,被親家笑話。”
“老四媳婦是個才女,更重詩書禮樂,讓她教導……我有些不放心。”
這樣的兒媳婦哪家婆婆能受得了?
顧老夫人說道:“老大媳婦,老四這幾個丫頭就交給你了。”
歐陽氏起身領命。
錢氏道:“玲姐兒也隻比六丫頭小半歲,她……”
“一起,省得旁人再說我偏心,咱們顧家的賬本也都要給幾個丫頭看看,老大媳婦不妨多聽聽瑤丫頭的意見,我到時想看看她能折騰出比老三更多的銀錢麼。”
“祖母,我不會讓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