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一族的富貴是不可能長久的,顧璐也不準許顧四爺永樂富貴。
那會讓她的重生成為笑話。
顧璐明白,隻要顧四爺富貴,方世伯同汪氏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勳貴名門的認可。
他們會貶低追求愛情的汪氏。
除非汪氏再嫁且心儀的方展能比渣爹有名有地位。
方世伯憑著顧瑾詩集中三首詩詞揚名,再加上他自己所做的婉約派情詩,在文壇中已有很高的地位。
比之顧四爺強太多。
顧璐心頭爽快,這可是不多的幾次她品嘗到重生帶來的好處。
以前她做什麼,錯什麼的。
她帶著娘親和繼父去渣爹麵前炫耀,還是踩著顧瑾的肩膀,如何都是愉悅的。
何況前世顧瑾也是尋人代筆,隻是原作者畏懼顧瑾當日的地位不敢出現罷了。
她幫方世伯根本就不算抄襲!
顧璐拋開幾分異樣,陪著汪氏坐馬車趕去顧家。
淮陽王被蔣先生說動了,這幾日他又尋了幾個得道高僧推演過,都說顧家六小姐是多子多福的。
畢竟顧瑤也曾去過寺廟上香,在京城有名的寺院中高僧就那麼幾位,她還陪李氏或是顧四爺聽過高僧講解經文。
尋常勳貴名門小姐,高僧怕是很難有印象。
然而顧瑤可是個絕色大美人,如同佛祖麵前的佛女一般豔而不魅,不僅容貌傾城,而且氣質沉穩,即便佛法高深的高僧都願意多看兩眼。
阿彌陀佛,他們可不是對佛祖不敬,動了凡心,而是即便高僧對傾城美人也會有獨特的記憶。
因此即便李氏沒有私下安排,淮陽王仍然堅信顧瑤就是給他帶來兒子的王妃!
反而因為顧家對淮陽王不冷不熱,生疏有禮,他更覺得一切都是上蒼給自己的暗示。
尤其是淮陽王自己也有私心,以前顧四爺隻是個出名的紈絝子弟,現在顧四爺可是永樂侯。
在太後和皇上麵前,比淮陽王還得寵。
隨著顧瑤生母被扶正,得封永樂侯夫人,顧瑤不再是庶女,雖然說不上是名正言順的嫡女,卻比那些記名嫡女強上許多。
前兩日,李氏又把顧四爺的發妻方氏的棺槨從祖墳挖出去,送到汝陽郡王府。
顧家已有風聲傳出,方氏的名字從顧四爺嫡妻位置徹底抹去,繼妻汪氏被休,扶正的李氏成為顧氏族譜上顧四爺唯一的妻子。
李氏隻生了顧瑤一個女兒。
淮陽王聽說京城勳貴名門,王府宗室惦記著顧瑤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
他雖然是王爺,未必就占了優勢。
若是他能娶到顧瑤,生兒子是主要的,順便還能得到一個有力妻族的支持。
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淮陽王的算盤也是打得很響。
此時哪怕他還記得偶然遇見,也頗有好感,且命格也是多子的顧珈,淮陽王更願意迎娶顧瑤。
因此淮陽王早早提著重禮出門,直奔顧府賀喜。
他以為自己來得足夠早,可還有不少人比他更積極。
顧家一門雙侯,潑天的富貴,花團錦簇。
足以令任何人願意同顧家結交。
顧四爺自從雜耍班子到了府上,他就先讓雜耍班子給他解悶了,把一切事甩給大哥和兒子顧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