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7章 共襄盛舉(2 / 2)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8804 字 10個月前

不過東萊祁家重新奪權、祁問繼印夏屍以來,曹皆也不曾有過什麼打壓之舉,對祁家的態度也很正常。且不說他和祁笑是否有私誼,他是要執掌兵事堂的人物,斷不會以私誼壞公事。

此刻也隻是抬手接住了代表夏屍軍權的虎符,道了聲:“有勞!”1

祁問低頭:“末將為曹帥掌舵!”2

登上這艘極似“福澤”的戰艦,要說心中全然沒有波瀾,亦是不能。奠定了迷界優勢的那位殺伐統帥,如今隻是一個獨坐孤院的尋常老嫗了!6

但曹皆麵無表情,隻是動念感受兵勢,瞬間對整支軍隊的情況有所了解,讚了聲:“祁問大帥養軍養得不錯!”不直接稱祁帥,而是全稱祁問大帥,自是為了同前任夏屍統帥分開。4

祁問小心地聽出了這點不同,謙聲道:“天子以大事任祁某,未將但行分內之事。"曹皆看他一眼:“祁問大帥領兵鎮海,孤懸於外,為東國舉幟,不可隻儘責分內。"5祁問頭更低,聲音更敬:“曹帥教誨,未將銘刻在心。"

當此征戰之時,曹皆也不多說什麼,隻道:“天覆軍正在來途,祁問大帥及時接應上,好生守島吧。此間大事,與葉盟主共議,必要之時,引軍來援。”

祁問更不言語,領命而去。

鎮海盟也是有自己軍隊的,由各島勢力混編而成,亦齊人治海的一種手段。當然不能跟天下強軍相比,但也擁有一定的戰鬥力。平時代表鎮海盟維係近海秩序,戰時也可發於迷界,征戰海族。1

葉恨水在高崖拱手:“鎮海盟整軍已備,枕戈待發,隻等大帥旗號!"

三言兩語交接了事務,曹皆大手一揮,腳下“禍殃”戰船便陡然抬高,整支船隊隨之爬升,氣勢雄烈出近海,好似龍抬頭!中古天路之上,景天子剛剛發聲,繼續書寫永恒天碑,一筆勾退玄神皇主。2

這邊曹皆便引軍而來。

負責護道的於闕當即按劍轉身,十萬鬥厄之軍隨之旌旗倒卷,已經做好一邊擊退齊軍,一邊繼續靖海計劃的準備。(6景國天子的聲音又再次響起:“海疆大業,是萬古雄圖,朕亦艱難為之,為後世子孫勉力耳!薑述有意奉獻,豈能不如他願?讓曹皆來!"24橫貫諸海高穹的輝煌大道上,金色的龍光如潮湧分流。

於闕之才,將百萬亦不難。引軍十萬,是如臂使指。或戰或走,儘在一心。頃刻改換了陣型,竟真個在中古天路上,為齊國讓出一條進軍的通道!4

曹皆當仁不讓,當即引軍一躍,揮師滄海。

跨越星河之艦隊,航行在鎮壓時光的鬥厄強軍之側。交相輝映,各顯神威。

一時齊景兩國,聯軍在此。於闕曹皆,共衛天路。(3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比中古天路更難出現的奇觀。4

“向來是薑夢熊見本帥,今日怎麼換了篤候?"於偏頭問道。(21

曹皆卻不看他,而是近乎貪婪地俯瞰滄海——齊國經營東海多年,幾曾有這樣視角,幾曾殺進滄海?現在親自看到的每一眼,都是異常珍貴的情報。(8

(第2307章 共襄盛舉

將來若是再伐滄海,憑此也能奪帥。(3

若是沒有將來.…那麼在這一戰裡,他一定要為齊國贏得更多。(7嘴上道:“景國是老而彌堅,齊國是日新月異,年輕人難免叫老朽見證不同麵孔。於帥應該早就習慣了才是。"10於闕笑了笑:“確實你來和薑夢熊來沒有區彆,都是這般小家子氣。言語上從來不肯相讓,生怕在哪裡輸了半分——出門之前,薑述是不是統一教過你們?"12

“姬鳳洲!!!"曹皆忽然高喝一聲。(45

中古天路上有短暫的沉默。(10

“沒什麼事,您忙您的。"曹皆自顧自道:“隻是於帥不敬我大齊天子,我也不能敬您。”47)姬鳳洲畢竟是姬鳳洲,聽如未聞,對於永恒天碑的勾勒,沒有半點停頓。5

倒是於闕驚了一下,不再與曹皆言論,免得亂了天心——這苦麵的小曹,看起來像個好欺負的悶葫蘆,不似薑夢熊那般暴烈。不成想一開口就給伱來個大的,真是不可輕忽。(24)

都說勝者有閒情。齊國人和景國人還有心情在中古天路上鬥嘴,自是因為優勢儘顯,自覺進退有餘。(6海族方麵相應的也就無法輕鬆。(1

甚至可以說,隨著曹皆引軍登上中古天路,滄海局勢已岌岌可危。

齊景在內部作口舌之爭,對外卻是兵戈同向。(2

兩大霸國聯軍東來,還有什麼能夠打破中古天路?(6

還有什麼能夠阻止永恒天碑的矗立?[1)

玄神皇主幾乎幻滅,靈冥皇主氣若遊絲,赤眉皇主連個出手的機會都沒有找到!5

滄海雖然遼闊,已經不能靜藏,無處退讓。1

便在這個整個滄海範圍內,響起了咕嚕咕噌咕嚕的聲音,像是在那無儘深處,存在一個巨大的海眼,正在瘋狂遠海掀起狂濤,晦色深處有驚天的響,海平麵瘋狂上漲。

水泡。(2

那五球旋疊的監天台,向來是浮水而起,隨水而漲,卻在這個瞬間,被一個浪頭就淹沒它已無能監天!

那道浪頭是遮掩,也算是回護。

滄海和近海之間,有一道新的籬牆正在形成。此不許見彼,彼不許察此。(2

這強大的天規海矩,顯然是針對中古天路而誕生。中古天路體現“橋”的概念,它便體現為“牆”。(2一牆之隔,公私有份。城牆內外,敵我不通。1

就如同這永恒天碑來鎮海,滄海卻在此刻激蕩狂濤。無垠滄海真正的主宰,於此刻被喚起,與姬鳳洲所勾勒的永恒天碑、景國傾力鋪就的中古天路,做最直接的交鋒。(3中古龍皇義渾氏,為了掩護海族大撤退,孤身斷後,與烈山人皇交戰,打到今天迷界的位置,打出了現今這個顛覆一切規則的迷界。滄海近海由此分野。(9

羲渾氏在最後一戰裡身受重傷,後來在滄海的開拓事業裡失蹤,生死不知。

後來的普遍觀點是認為祂已經身死,或者至少已經不再具備威脅。

因為若不是如此結果,與祂鬥爭多年的烈山人皇,也不能放心自解。7

在羲渾氏失蹤之後,為龍皇大位,滄海海族也曾打生打死。後來在初代賢師元宗聖的主持下,形成了共約——3“非反伐現世、雄踞中央者,不可帝滄海。”3

所以曆代滄海龍君,隻稱“王”,不稱皇。(3

此時出手禦敵者,正是當代龍君敖劫。(18

又號…“東海龍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