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的主要收入為片酬,以劇方利益為重,對電視劇受眾負責。
歌手的主要收入為專輯、演唱會門票。以本身作品為首要,對消費者即粉絲負責。
但明星不同,明星的主要收入為商業代言,對品牌方負責,則以廣告商利益為重。
直白表達為——帶貨。粉絲通常為了維護自家明星的商業價值,會有衝銷量的行為,即大量購買本不需要的商品。
隻要存在“高代言”,就必然存在對粉絲群體的經濟剝削問題。
無一例外。
這和明星本人的私德關係不大。
無非是,私德過關的明星,對粉絲進行經濟剝削。
私德欠缺的明星,對粉絲進行經濟剝削和情感剝削的雙重剝削。
很不幸,師森澤的粉絲,你們屬於第二種。
二、為什麼全世界都在黑你家哥哥?
你沒有任何真實證據,這隻是你的一種揣測,且是一種極端揣測。
1.是群體極化的力量讓人產生極端揣測。
群體極化是指群體意見中某些既有的偏向,經過商討以後,群體成員繼續沿著偏向的路線前進,最後形成極端的觀點。
也就是粉絲們會在粉絲群中進行商量,一旦有人提起陰謀論,就會形成這種偏向,如果沿著這種偏向觀點討論,最終會形成“有人害哥哥”的說法,並且予以采用。因為是群體形成的觀點,天然有服從度。
這也就是有的粉絲將“全世界黑我家哥哥”掛在嘴邊,還深以為然的緣故。
因為在群體之中采用這種說法,那群體中的所有人都將其信以為真。
2.你生活在“信息繭房”之中。
人們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②——此為信息繭房。
你喜歡某人,會自動自發地尋找關於某人的消息,久而久之,你身邊會充斥大量關於此人的消息。而大數據時代加劇了信息繭房的產生。
以某視頻平台為例,隻要你點進某一類視頻,算法將會為你的首頁做調整——如果你喜歡某一明星,久之你的首頁會全是該明星。
如果你點進一條相關陰謀論視頻——“全世界都在害哥哥”並且點了個讚,那大數據將會為你量身定製,推送此類視頻。
不消多時,全世界都是同一種聲音——“全世界都在害哥哥”。
……
擺脫群體極化,多聽聽彆的聲音,對你有好處。
……
·
花錦的微博發出來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回複。
【有人總結嗎?不太想看,告訴我在罵誰。】
【省流版總結:1.在罵娛樂圈資本剝削粉絲+2.腦殘粉退粉絲群,或可擺脫腦殘】
【哈哈哈哈讓我看看】
【退群,我支持,有些粉絲群就跟他媽的洗腦傳銷似的。】
【群裡天天沒正事兒,都在數是誰在害哥哥。】
【說起來,明星那麼高的代言費就離譜。尋常人家賺幾輩子都賺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