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江河日下(1 / 2)

六姊妹 伊北 6426 字 9個月前

本來這中間衛國好了一段。在家休息,準備上班。可沒多久,病情急轉直下,甲肝變肝硬化,所以不得不繼續住院治療。

關於衛國的治療和住院方案陳家人有分歧。

家文的意思是,繼續在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這裡有全市最好的醫生,能隨時觀察,給出最好的治療方案。

克思他們去認為,人民醫院住院費太貴,離家又遠,不如轉到地段醫院(後改名為交通醫院),住院費便宜,送飯方便,治還是一樣的治。

家文不大高興。可又沒有發言權,為了給衛國治病,家裡的存款乾了。衛國暫時不能上班,公司隻發二百八十塊錢補貼。家文一個人上班,又要支付衛國的看病錢,又要養活一家三口。雖然看病一部分是能報銷的,但依舊負擔沉重。

其餘缺口,陳家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不定期補貼一點。

家文知道,久病床前還無孝子,何況隻是兄弟姐妹。如果婆婆在世,那沒話說,各家看著陳老太太的麵子,必然全力救治。人一不在,就大不一樣。

光明還小,他隻知道爸爸生病了,但還領會不到爸爸生病了會怎樣,會對他的命運產生什麼影響。

衛國住在傳染病區,家文不怎麼帶光明去。很長一段時間,家文的生活節奏是這樣:早晨,五點起床,做飯,放進保溫桶一部分,她和光明吃一部分。她騎自行車送光明上學。然後,再拐彎,轉道地段醫院,給衛國送早飯。再去上班。

中午,光明在大姑春榮家吃飯。春榮家就在第四小學內。家文騎車去給衛國送午飯。晚上,接了光明回家,她迅速做好晚飯,帶到醫院跟衛國一起吃。

一整天來回幾趟。她實在沒有力氣陪床。衛國情況好的時候,不需要陪床。她就回家睡覺。光明一個人睡不著。

如果遇到情況不好的時候,她必須陪床。春榮身體不好,不能陪。偶爾春華來換換班。孫小健跟衛國,雖然隔著輩分,一個是舅,一個是甥,但跟哥兒們一樣。他離得近,又是出體力的人,身體頂得住,所以也來換班看護衛國。大康在平圩電廠,離得太遠,來不了。

自衛國住院,敏子沒來看過她老舅一次。

她正處於人生的巔峰。漂亮,健康,富有,走到哪裡都是焦點。而醫院,卻是個江河日下的地方。她不喜歡去醫院。

小健老婆小雲道:“看到了吧,再疼她有什麼用,躺床上了,她看都不看你。”是說鮑敏子的。

小健說:“不是有老話說麼,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船。”小雲瞧不上他,“什麼意思,少跟我裝文化人。”小健道:“我也跟姥姥讀過一點詩詞。”小雲歎息,“姥姥走了也有日子了。”又說:“爸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

孫黎明身體不好,老叫喘不過氣。

小雲道:“小舅彆走到大的前頭。”

小健忽然大聲,“彆胡說!怎麼可能?!”

小雲滋味悠長,“我不是咒小舅,本來也是,黃泉路上無老少。”

小健大喝,“你給我閉嘴!”在他看來,這個可能性是不允許出現的。從小到大,小舅衛國都他們當中最優秀最健壯最有前途的。衛國不但是他那個小家的核心。還是整個大家庭的核心,組織者,絕對靈魂。不敢想象,如果衛國不在,這個家會怎樣。多半就散了。

早晨,家文騎著自行車,前麵的籃筐裡放著保溫桶,那是衛國的早飯,後麵車座上坐著光明。她要送他到學校去。早上,水廠路車多,都是趕著去上班的人。家文一邊騎車,一邊跟光明交代,“中午吃飯,少說話,吃完睡會,要聽話。”

光明不懂媽媽為什麼反複強調這些,“媽,知道聽話。”

他早都懂得了人在屋簷下的道理。頭是要低的。

“你姑說什麼了沒有?”

“沒說什麼。”

“姑父呢?”

“也沒說什麼。”

“中午吃的什麼。”

“豆腐,白菜,豆腐多一點,姑父說了,豆腐營養價值高,對身體好,豆腐是沒有骨頭的肉。”

家文一陣心痛。在春榮家,顯然沒有那麼多肉吃。可又不得不湊合,本來就是白吃飯的。

“晚上吃肉,炒肉絲。”家文許光明一個美好未來。

“是全瘦的吧。”光明不吃肥肉。

“全瘦。”家文說。

車過木材公司,是個三岔路口,車多,都不講交通規則,家文搖搖晃晃騎過去,想上電廠路,卻冷不丁拐來一輛拖拉機。小坦克一般轟轟然,迎麵朝家文衝過來。

連忙彆車頭,躲過去一點,跟著一聲慘叫,光明從後座摔下來。膝蓋處血流不止。拖拉機停下。四周圍滿了人。

“光明!”家文撕心裂肺呼喊。光明倒在地上,捂著腿叫疼。開拖拉機的是個農民,也有些不知所措,反複道歉。家文要跟他拚命,他也隻能任由她打罵。交警來了。確定為交通事故。光明被帶到街邊小診所,醫生做了檢查,沒傷到骨頭。小孩骨頭軟。但包紮也費了好大事。全程,家文流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