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敵人中還有類似於武道家的特殊墮魔者,更加劇了風險的不確定性。
畢竟損失一架轟炸機的代價要比雙翼機大得多。
而以殘存人類的資源,能造出幾架大型轟炸機都是個問號。
最終還是羅蘭執意保下了這個項目。
在低技術水平的情況下,它的確有種種不足,無法做到來去無蹤、攻防兼備,但他卻有著自己的考量。
那便是無冬城需要一種能長途跋涉的機體,在必要時候對無底之境發起打擊。
誰也不知道夢境世界離侵蝕神明之域還有多遠,神明恐怕也不會一直沉默下去。按照嵐的說法,他需要在那一刻發生時,從兩個世界中同時進入神域,萬一夢境突然打開了侵蝕的通道,他卻沒辦法快速抵達無底之境,那麼先前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當然,頂著魔鬼的攻擊貿然前往敵占區隻能算是無奈之選,但有選擇總比沒選擇要好,而轟炸機是當前技術條件下最可行的方案。
另一點便是太陽之輝計劃。
以天火號的載重,哪怕改進得再多也絕無可能肩負起此重任。沒有投擲手段,哪怕研製出可行的爆炸裝置也作用有限。誠然,海鷗號配合蜂鳥的減重也不是不可以進行高空投放,但如此一來,起爆彈就不能再加裝神罰之石,在漫長的降落過程裡,它將極易受到高階魔鬼的破壞。
比如被天穹之主海克佐德發現的話,一旦用傳送門把它轉移到其他地方,那麻煩就大了。
因此最穩妥的做法,還是直接將其打造成禁魔體、靠空騎士來投放比較好。
而這就離不開一款載彈量更大的飛機。
項目組給出的初步方案是一架四發單翼轟炸機——該機型發動機需要專門研製,四台則是為了增加冗餘,哪怕一兩台出現故障,它亦可平安返航。單從效果圖來看,轟炸機宛如一隻龐然巨獸,有著長達三十多米的翼展,尾部分叉成雙尾翼,穩定的氣動布局雖然降低了機動性,但換來的是更遠的航程與更容易駕馭的操作難度。
滿油起飛的情況下,它能攜帶四噸左右的彈藥飛行兩千公裡以上,不考慮返航的話,這個數字還能再擴大一倍,足以滿足羅蘭橫越大陸脊柱的要求。然而它的複雜程度也遠遠超過了天火號,就算有項目組進行專項指導,也沒多大可能放到流水線中去生產。
換句話說,它的產量必然不會太高。
但這至少讓人類擁有了點亮太陽之輝的資本。,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