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軍隊框架(2 / 2)

放開那個女巫 二目 3108 字 10個月前

這在百分之九十土地屬於貴族階層的時代絕對算得上是豐厚大獎了。一旦有了恒產,這些人便會緊緊依附在自己身邊,任何想要推翻他的人,都將遭到得利者最激烈的抵抗。

驅使人民並不是依靠言語和鞭子,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換句話說,隻要能始終代表治下人民的根本利益,自己的統治地位就無人可動搖。

和傳統的封地不同,羅蘭將授田麵積控製在幾畝到十幾畝之間,可以用於自建住宅,購買農奴或雇傭農夫打理田地,但無法建立產業。對比之下,一個騎士領地接近兩千畝,麵積相當於一個小村莊。上麵運營的產業收入能提供騎士和侍從的作戰所需,例如購買武器、盔甲和馬匹。

這樣小麵積的土地獎賞,既不會引起貴族利益集團的強烈抵觸,又削弱了受田人的獨立性,在羅蘭看來,就當於一份退休養老金,可以保證士兵退役後也有份穩定收入。

同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仆從的仆從不是我的仆從」這樣的情況發生,授予田地的人隻擁有其所有權,而沒有自治權。也就是說,這片土地仍執行領主轄區內的律法、條例和製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更像是後世的農場主。

將這些初步構想的製度一條條謄寫下來後,羅蘭伸了個懶腰。接下來,他終於可以投入到自己擅長的領域——研發兵器上。

隨著火槍製造速度加快,繼續配備長槍兵來保護火槍手會形成人力上的浪費,後者必須具備在近身肉搏戰中獨立作戰的能力。

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槍上加裝刺刀。羅蘭不指望自己的部隊能主動向敵人發動白刃衝鋒,隻需在對方狗急跳牆,而火炮又未能完全摧毀敵人勇氣時,擁有一戰之力即可。

刺刀這種東西並不難製造,追求簡單的話就是一個尖銳的圓錐,想再進一步擴大殺傷效能可以在上麵開鑿血槽。關鍵是刺刀與槍的連接方式:最初的刺刀是刀柄處包裹細木杆,木杆可以直接插入槍管中。好處是製造簡單,壞處也十分明顯,白刃戰時不能開槍,捅完人後很容易陷入拔不出來的困境。

羅蘭打算生產的便是改進後的第二代刺刀——套管式刺刀。刀柄末端有處折角,與一截鐵套管相連。套管內徑比槍管稍大,帶企口,槍管上隻需焊接一截鐵條,以供企口嵌入就可以固定刀身。刀刃則是三角鐵,三麵全部開刃,刺入體內後不影響拔出,同時會留下難以愈合的傷口。

套管式刺刀安裝完畢後會比槍管略高,對彈藥裝填有一定影響,但比起折疊式刺刀,它勝在足夠簡單,方便批量生產。隻要做出一把樣品,即可交由鐵匠鋪自行打造。

要讓刺刀在實戰中發揮作用,關鍵在於訓練士兵如何使用它。

對此羅蘭便一竅不通了。好在他還記得首席騎士曾誇下海口,說任意軍用武器都能用個有模有樣,乾脆就找他來教導火槍隊如何拚刺刀好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