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鑽進爐子裡檢查了遍——不得不說,作為原石匠會成員、卡爾.梵伯特的老朋友,洛斯亞在砌築造詣上確實頗具心得。近兩層樓高的乾餾塔內壁變化均勻,每塊磚的間隙都基本一致,磚縫也是層層交錯,連一處直縫都沒有,可見其不僅排布能力過人,施工態度也十分認真。要知道即使用同一張圖紙,不同人建出來的成品也可能大相徑庭。
“乾得不錯,”他檢查完後讚許道,“鐵門和鐵板我會安排人鑄造的,之後你隻用在它的迎火麵上覆蓋好耐火磚就行。”
“陛下,”洛斯亞遲疑了下說道,“您能告訴我,這座爐子是如何運作的嗎?”
“怎麼,你也想成為一名煉焦工人嗎?”羅蘭打趣道。
“當然不,”對方連忙搖頭,“我以前從來沒有建過這麼奇怪的爐窯,所以圖紙上描述不詳的地方,我隻能靠猜測的來做。如果能知道它的具體用法和功能,建造第二座時不單能完成得更快,一些拿捏不定的地方我也可以進行改進。”
原來如此,羅蘭笑道,“這類爐窯主要用於乾餾煤炭,你應該見過木炭是如何燒成的吧?這個也大同小異,隻不過規模要更大一些。下層燃燒,上層烘烤,填料都是煤炭。”
“用煤炭烤煤炭?”洛斯亞訝異道。
“沒錯,煤炭經過乾餾後,能轉化成焦炭,燒起來溫度更高,是煉鋼的好燃料。除此之外,乾餾過程中還會產生數種副產品,塔壁上的管道就是用來收集它們的,而不是排氣的煙囪。”
“那……為什麼爐子邊上還要建造一個小火爐?
“乾餾時上層不得留有空氣,不然煤炭就會直接燒起來,”羅蘭指向兩座爐間預留的孔洞,“小火爐中煆燒的石灰石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你可以理解為一種無法燃燒的氣體……”
“陛下,我知道這個,”洛斯亞接道,“夜間課裡有教到這一部分。”
“那就簡單了,”羅蘭頓感欣慰,看來普及教育工作正在書卷的努力下一點點拓寬內容,“二氧化碳會通過管道進入爐窯上層,把空氣全部排擠出去,這樣煤炭才能達到乾餾效果。至於石灰石,就是那些用來燒製水泥的灰白色石頭,北坡山上到處都是。”
……
考察完乾餾一號塔,順著原路返回時,他在爐窯區旁停留了片刻。
單看眼前這幅忙碌的場景,羅蘭心中不免有些激蕩。各式各樣的磚爐並排而立,乍看起來就像是一座齊整的紅色森林,森林上方升起數十道煙柱,灰的、白的、黑的交纏在一起,與穿著樸素的工人和落後的器具共同構成了極具時代感的畫麵。十多台蒸汽機正發出轟隆隆的嗡鳴,牽引著傳送帶將一塊塊原料和木炭送入高爐之中;軌道係統也從礦洞鋪設到了此處,一輛輛小礦車奔行於兩地之間,鐵礦轉運速度早已今非昔比。
等到煉鋼廠和鍛造廠建設完畢後,此地必然會成為無冬城的另一個核心場所——從礦石開采到冶煉成鋼,再從鋼材轉化為各種原料送往加工廠,工業之花將在此孕育而生,從此賦予了人類超凡脫俗的力量,也讓他們擁有了戰勝一切的勇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