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自己也得加把勁了,羅蘭暗地裡聳了聳肩,被屬下甩到身後可不是件光榮的事情。
好在赤水城如今已基本恢複穩定,通過篩選的貴族裡有七成決定繼續經營原先的產業,剩下的則希望去市政廳碰碰運氣——雖然申請行政考試的基本要求「斷文識字」對他們來說不在話下,但羅蘭認為這批人通過終審、成為正式官員的幾率並不大。
畢竟貴族的處事習性不是那麼容易更改過來的。
當然,即使是擔任一名文書員,也比掉腦袋要好多了。
甚至還有三名貴族想要加入第一軍——他們都是騎士出身,在夜鶯的觀察下也沒有暗藏禍心的意思,不過他依然秉持軍隊創立之初所立下的決定,拒絕了三人的申請。
解決了回收分封權的問題後,赤水城及周邊地區的辦事效率顯然高效了許多,一個多星期的時間裡,就有超過兩萬人登上了前往無冬城的船隻,而更多的人仍在不斷向赤水彙聚——放棄小城鎮和鄉村的做法表麵上看似使得可以控製的領地變少了,實際上卻令市政廳的掌控能力大幅提升。
在這個連道路都匱乏的時代想要讓政令貫徹下鄉無異於癡人說夢,一年時間湊出一套領導班子還勉強可行,讓基層乾部遍地開花則是強人所難了。巴羅夫也不隻一次問過他為何執著地將人口運回無冬城,而不是統一王國後讓一切照舊,他始終沒有全麵係統地回答過。
因為市政廳總管既無法想象一個煤鐵複合工業能吸收多少人口,也難以了解建設一個這樣的工業需要花費多少精力和時間。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那些偏遠的領地並不能真正運轉自如,從資源角度而言,留著反而是種浪費。
因此將人口集中到幾個水係交通便利的主要城市,才是更適合灰堡現狀的做法。
從土地變革的那一刻起,羅蘭才算真正擁有了赤水地區的管轄權。
而他的下一個目標自然是銀光城。
比起龐然大物赤水城來說,收拾這座舊王都的衛星城要簡單得多——它原本是一處普通的封地,和周邊數十塊圍繞王都的封地沒什麼不同,直到第一座露天銀礦山被發現,才令它的存在變得特殊起來。隨著發掘出來的貴金屬礦脈洞越來越多,此地也越來越熱鬨,最終變化成了如今的模樣。
考慮到銀光城的產出對灰堡鑄幣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後幾任領主不僅由效忠於溫布頓一脈的“老好人”威廉伯爵擔當,其權力也受到了限製,數十年下來,幾乎沒有分封過其他貴族。
換句話說,隻要城主表態,銀光城便是他的囊中之物。
而憑借溫布頓三世的血脈,以及現存的最高順位繼承人身份,羅蘭相信“說服”對方並不是一件難事。
不過令他有些在意的是,這座建立在礦脈上的城市也是夜鶯的故鄉。
儘管每次詢問對方時,得到的答複都是「我已經和葛蘭家脫離了關係,所以你不用顧慮我的想法」,但他總覺得夜鶯似乎在回避些什麼。隻是繁忙的政務讓羅蘭沒法在猜測上占用太多時間,隻好將這件事情暫時壓了下來。
就在收到鐵斧密信後的第四天,第一軍東線軍順著人工運河浩浩蕩蕩地駛進了銀光城領地。
……
同進駐赤水城的行程幾乎一樣,威廉伯爵率隊出城迎接,熱情的寒暄過後便是晚宴邀請。區彆在於,赤水城的歡迎隊伍都是分封貴族,而老城主的隊伍裡則多了許多商人,甚至還包括了老熟人霍格。
到了晚上,伯爵的開場白便為宴會奠定了基調——願意交出分封權,並全力支持羅蘭陛下的新政。會場上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讓後者準備好的說辭全部咽進了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