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探路(1 / 2)

[]

顧家小公子說了一大通排洪引水的理論,聽得無論是韓昭還是謝遙都不是工部出身的兩個人頭都大了。

最後的結論隻是:這少年是不世出的天才啊天才。可是這天才怎麼就生在了大廈將傾的顧家?

韓昭自前世坐掌相權時便已是惜才之人,不禁試探的問道:“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顧兄弟可有想過入朝為官?”

少年卻是急不及待的連連搖首。“朝廷裡人人瞻前顧後,又有諸多束縛,我隻想待在這裡幫助村民。”

“顧兄弟可知朝廷廢除蔭田製,改成三長製的事?”韓昭一邊說著,一邊悄悄觀察少年的神色。“以後這些村民會成為獨立的農戶,不再受顧家庇蔭,你也無需對他們負上任何責任。”

言下之意自是說,這些佃戶既不再屬於你顧氏,你做得再多,他們的收成也是與你無關。

少年的神色卻是毫無變化。他靜靜的聽她說罷,無所謂的擺一擺手:“我在這裡鑽研排洪引水之法,並不是出於責任。”

他頓了頓,才道:“隻是喜歡而已。”

韓昭聽得目瞪口呆,忽爾醒悟。這才是最純粹的名士之風啊!見得太多的官場算計、無可奈何,做過太多不得不為的事,她倒是忘記了,有些人是有這個資本去活得自由,所做之事並非為了什麼目的去做,甚至連助人也隻是湊巧,純粹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已。

顧文笙雖是一副很想和謝家哥哥親近的樣子,可謝家哥哥也抵不過做喜歡做的事,沒過多久他便又卷起衣袖蹲了下去,研究河道去了。

韓昭默默地看著少年的背影,良久才輕輕道:“生在顧氏,才讓他可以心無旁騖地鑽研水利工事;可是,生在顧氏,也是可惜了這麼一個心無雜念的人。”

此時暮色將至,莊稼漢已經回到屋裡,在城裡擺檔叫賣的村民也陸續回到村裡。

兩人正要踏上歸途,隻見一名少婦背著一筐麥芽糖站在村口,看樣子是剛從城裡歸來,後麵還屁顛屁顛的跟著一個小女孩。

看著韓昭躍躍欲試的樣子,謝遙不待她開口,便上前買了兩支,回過身來把其中一支塞進她的手裡。

韓昭失笑,試了一口後卻覺香甜可口,笑容也變得真摯起來。“謝謝這位娘子了。”

謝遙一臉失望的表情:“不謝謝我麼?”

回應他的是一記白眼。

少婦受寵若驚的道:“今天城裡的生意不怎麼樣,所是是小婦人該謝兩位公子才對。”

韓昭看著一屁股坐在地上嘬著手指頭的小女孩,好奇一問:“娘子何以帶著個這麼小的孩子入城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