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元帥見葉宏上將挑明了王曉的目的,也不好繼續裝作不知道,神情複雜地看向葉宏,沉聲說道:“老葉,你......”
葉宏直接打斷了林波的說話,沉聲說道:“林帥,我的命也是王曉救的,張將軍的命也是王曉救的,長城軍也確實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再拖下去我們都將難以自處。”
張國威聽著葉宏的話,身上的精氣神頓時消散了一半,神情凝重地看向王曉沉聲說道:“我們確實老了,修為也隻有四階,今日本將以死謝罪,願龍國萬古,昂揚不滅!”
拔出腰間的短劍,張國威揮劍斬向自己的脖子,林波見狀立即揮劍格擋,製止了張國威的自殺,而後神情凝重地看向王曉沉聲說道:“張將軍畢竟是國之柱石,是生是死還要陛下聖裁。”
王曉看著讓步的林波,又看了眼滿臉憤怒的清風道長,淡淡地說道:“林帥所言不錯,此事確實需要陛下聖裁,也需要給武當派一個交代!”
隨著兩位元帥拍板定性,帥帳中各大門派強者也沒有提出異議,張國威滿臉落寞地從懷中拿出帥令,遞交給林波,緩緩地閉上眼睛。
林波接過帥令,開口說道:“帥帳警衛,將張將軍帶下去休息,剩下諸將繼續議事!”
一日後,張國威由長城軍派出一個連的士兵護送返回帝都,一同送出長城軍的還有長青道長的遺物,伴隨著清風道長返回武當派。
龍國腹地,一座高聳宏偉的大山中,坐落在上百座巍峨的宮殿群,其中一座最為宏偉的大殿中,上百身穿道袍的道士分成兩列,看著中央主位上坐著的道袍老者。
武當派掌門長風道長看著跪在下麵的清風道長,聽著他講述完整個事情的經過,神情悲痛地走到清風身旁,拿起長青道長的遺物,眼眶濕潤地說道:“師弟,沒想到上次一彆就是天人永隔,師兄心中悲痛啊!”
看著長鬆掌門痛哭流涕,大殿內眾多道長紛紛落淚,有些與長青道長關係交好的道長也跟著痛哭流涕,整個大殿籠罩在沉重的悲傷之中。
痛哭一陣後,長鬆道長臉上的神情一寒,看向清風道長,冷聲說道:“清風師侄,通知下去,我們武當派承戰神大人一個人情,關於張國威的處置,大家說說該如何辦。”
一名道袍老者聞言起身,滿臉寒氣地怒聲吼道:“掌門師兄,張國威必須死,張家也要做出賠償,否則我們武當派決不罷休。”
“不錯!”又一名武當派長老起身怒吼道:“一個庸官,竟然讓長青師兄為了救他而死,長青師兄你糊塗啊。”
“必須讓張家付出代價!”身穿白色道袍的老者一拍桌子,憤怒地起身怒吼道:“不光張國威必須死,張家也要脫一層皮,否則我們武當派決不罷休!”
長鬆掌門看著武當派三四五長老都怒氣衝天,一副要將張家一起覆滅的架勢,臉上也露出同樣的神情,沉聲說道:“三長老你帶隊前往帝都,向國主說明我們武當派的態度,如果國主不按照執行,我們武當派退出波場長城。”
長空聞言起身神情嚴肅地說道:“請掌門師兄放心,長空定當完成任務,為我們武當派討回一個公道,為天下宗派要一個說法。”
帶著幾名武當派六階修為弟子,長空朝著帝都方向急速飛去,與此同時,帝都勤政殿中,群臣正在為張國威之事吵的不可開交。
張家主率先開口怒吼道:“陛下,王曉竟敢審判軍委閣老,以下犯上,妄圖行使國主職權,簡直膽大包天,臣請陛下降罪,判罰王曉謀逆大罪!”
兵部尚書聞言立即反駁道:“張大人此言差矣,張國威雖為軍部閣老,但戰神大人所列三宗罪也不無道理,身為長城軍副帥,戰神大人有權對張國威將軍提起軍事審判,並無越職之罪,更不存在以上犯上的謀逆之罪。”
聽著兵部尚書的反駁,張家主怒火中燒,憤怒地衝著兵部尚書怒吼道:“同朝為官,我張家自問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何如此要置我張家閣老於死地。”
看著兵部尚書不為所動,張家主轉頭看向其他七大家族家主,沉聲說道:“諸位站出來說幾句公道話,莫讓國家忠良受到迫害。”
林家主和葉家主聞言互相看了眼,誰都沒有說話,繼續站在原地沉默以對,秦家主出列看向國主沉聲說道:“陛下,臣認為張將軍雖然有過錯,但並無大錯,王大人有些小題大做,還望陛下從輕處罰!”
江家主和李家主也立即出列高聲說道:“臣附議,張將軍忠君愛國,不應該承受這不白之冤,還請陛下聖裁,從輕發落!”
看著幾位世家大族家主反對處死張國威,國主臉上也浮現搖擺不定的神色,有些拿不定是否要按照王曉的意思處死張國威。
韋亦看到國主陷入兩難境地,起身出列說道:“陛下,軍改需從上而下,臣相信王曉也是如此想法,隻有這樣才能讓龍國在末世中生存更久。”
國主聞言默默點頭,心中也明白張國威之事對於軍改確實是個好機會,雖然有些粗糙直接,但龍國當前的處境正需要這樣快刀斬亂麻。
張家主看著國主臉色變化,心中頓時焦急起來,看向還未站出來的諸位家主沉聲說道:“諸位莫忘了唇亡齒寒,世家大族同氣連枝的底線。”
眾家主聞言臉上露出凝重的神情,沉思少許後站了出來,向國主高聲喊道:“陛下,還請慎重對待,張將軍與國有功,莫讓軍中將士寒了心!”
林家主和葉家主看著其他家主都出聲反對,心中衡量再三,將林波和葉宏的告誡拋開了,也跟著出列說道:“陛下,還請聖裁,張將軍與國有功”
看著帝都八大家族全都出聲反對,滿朝大臣也有近半附議,國主臉上又露出難以決斷的神情,對於如何處置張國威顯得很是猶豫。
麵對這樣的情況,國主心中明白如果強行處死張國威雖然有利於軍改的快速推動和執行,對提升龍國軍隊戰力有極大的提升作用,可以確保龍國在末世中生存更久,但前提是這些世家大族不造反,依舊如之前一樣鼎力支持龍國抵抗鬼族進攻。
一旦世家大族產生不滿,朝中重臣心寒,輕則帝國動搖,難以凝聚全力與鬼族進行大戰,重則有國家覆滅的危險,從而加速龍國滅亡。
這樣的道理,不光國主能想清楚,韋亦也能看出來,滿朝大臣同樣清楚無比,但誰也不敢賭世家大族會不會被逼到這種境地還不造反,寒了心的軍中將領會不會消極以待,不聽從朝廷指揮。
整個勤政殿頓時陷入了沉默之中,滿朝大臣都神情緊張地看著國主,等待國主的聖裁,但國主卻遲遲下不了決定。
突然,大殿外傳來內官的呼喊聲,打破了大殿內的寂靜,國主和滿朝大臣聞聲望去,隻見幾名身穿道袍的道士,在內官的引領下邁步進入大殿。
內官快走幾步,朝著國主恭敬地呼喊道:“啟奏陛下,內臣按照陛下的旨意,帶著武當派諸位道長前來朝拜!”
國主微微頷首,心中悄然浮現出昨夜李秘書那番彆出心裁的提議——邀請武當派的道士參與朝會,以便應對那些棘手難纏之事,倒是頗為妥當。
長空道長站在大殿中央,拱手向國主行禮,而後沉聲說道:“我們武當派二長老,長青道長因庸官張國威而死,懇求陛下處死張國威,覆滅張家,為我師兄長青道長陪葬,給武當派和全天下各大宗派一個交代。”
聞及長空道長之言,滿朝文武與國主皆是麵露駭然,目光齊刷刷地凝聚在他身上,仿佛在這一刻,道長與他們分屬截然不同的天地,彼此的思緒如同錯位的音符,難以在同一旋律中共鳴。
沉默了刹那,滿朝大臣中有的人憤怒地衝著長空道長怒斥其膽大妄為,敢冒犯朝廷威嚴,隨言處置朝廷重臣;有的朝臣目露深意地看向國主,以為是國主指示武當派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