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路的儘頭與南北走向的白亭路相交,白亭路是雙向六車道的寬馬路,想來是這城市裡的主乾道。
趙曦很容易找到了公交車站,這個車站在路邊,沒有遮雨棚,隻簡單的立著一根柱子,上麵有四個站牌。
趙曦抬頭查看站牌上的內容,四條公交線路的目的地不同,隻有一輛115路車是到李村的。
通過網絡,趙曦知道濱海市還沒有地鐵,沒想到公共交通也不怎麼發達。
車站上零零散散站了不少人,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以女性居多。
這些人有的背著包,有的拿著布袋子,三兩個聚在一起,女人們旁若無人的聊著天。
通過她們的交談趙曦得知,今天是李村集,大部人都是去趕集的。
趙曦不是想偷聽她們說話,實在是她們的嗓門太大,她想不聽都難。
前一世的趙曦從來沒有趕過集,聽到集市隻覺得新鮮。李村集,難道就在李村?要不,自己也去開開眼界?
女人們聊天十分有意思,東家長西家短的,她們說的興起,趙曦聽的有趣,不知不覺車就來了。
上了公交車,車上還有座位,趙曦連忙坐下了。
坐下之後,渾身的酸疼疲乏又來了。
趙曦打起精神,看著窗外的景色。
公交車順著白亭路飛馳,窗外的風景漸漸變化,從低矮的平房,慢慢變成多層的樓房,車子開了一刻鐘後,往右拐彎,進了一條雙向四車道的馬路。
趙曦看到路牌上寫著書院路。
拐進書院路,兩側都是五六層的樓房,看上去建成不久,樓房的一層二層是網點。
這些網點房的經營比湘潭路種類多,規模也大,有五金店、服裝店、小型超市,再往前走,有銀行網點,三四層樓的家具城,然後趙曦看到了正陽百貨大樓。
這個年代,電商沒有崛起,無論是街邊的小店,還是大型商場,生意都十分興旺,雖然不是周末,在街上流連,進出商店的人不少。
這裡就是李村商業圈了吧?確實人多,中年人、老年人都有,更多的是穿著新潮的年輕人。
當然,在趙曦的眼裡,他們的穿著打扮大多是不新潮的。
這時候,司機師傅大聲吆喝起來,“到李村的乘客可以下車了!到李村大集的乘客也在這裡下車!”
經過司機提醒,趙曦才發現,車廂裡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向門口走去,準備下車。而在自己不注意的時候,車廂裡已經站滿了人。
她下車的時候,聽到車上有人聊天,說今天是趕集的日子,所以人比平日裡多,要不是自己有事要做,也想去趕集。
趙曦下了車,站在車水馬龍的街上,左看看,右看看,躊躇著該往哪個方向走。是該去逛街,還是該去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