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為了抵抗風險,大公司開始實行控製影片數量和大範圍放映的策略,所謂商業大片便從這一時期興起。
上映於四十年前年的《宇宙之戰》作為全球第一部賣座的係列大片,在上映當年收獲了5億美元票房,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相關衍生產品的銷售額不久之後便超過了這個數字。
《宇宙之戰》衍生品讓人們對這個話題持續保持關注,賺取的大量資金也為係列續作打好了基石。
觀眾興趣離開了影片自身,進入到圍繞影片的商業化框架之中。
受此形勢影響,幾大製片廠就開始擴大業務版圖,逐漸成為綜合娛樂媒體集團,電影憑其巨大號召力,成為強大的IP宣傳器,隸屬產業鏈的一環,而不再像過去一樣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當今坐擁龐大IP庫的大宇龍頭,其業務現在已經主要分為四個板塊:媒體網絡、樂園及度假區、影視娛樂、消費品與互動媒體,IP是其整條產業鏈的核心。
輪次收入是大宇龍頭主要商業模式。
先在電影院推出作品,在影視界賺到第一筆票房後進入發行環節,通過DVD、網絡和電視等獲得第二筆收入;在影視作品推升IP熱度之後,將其加入旗下主題公園,實現場景聯動,通過禮品店、食宿、門票等消費賺取第三輪財富;最後是IP授權環節,每年都會召開授權大會,為未來一年的新IP尋求消費品合作商,並從合作商的銷售額中抽取一部分授權費。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娛樂版圖中,電影公司越來越把IP當做其深耕的重點:作為一種跨媒介內容,IP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能滲透至各個板塊,經營好IP不光能票房大捷,還能在其他領域賺到盆滿缽滿。
即便是原創電影,不少也是為原創IP及其產業鏈服務的。
大宇某巨頭公布的去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億美元,主要收入來自媒體網絡(245億)以及樂園和度假村(億);其次才是影視娛樂(億),僅占總收入的16.8%,其中票房收入73.3億美元僅占總收入的12.3%。
製作IP電影不僅可以擴充產業鏈收入,IP係列電影另外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宣傳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一部原創作品需要花費大量的認知時間成本,而已有的IP及係列片則天然自帶話題。
IP電影因其既有知名度,從項目開始之初就能有明確的目標受眾,而原創電影因其多樣性以及製作過程中的反複和不確定,很難從一開始就精準定位受眾,往往要等到上映前的一段時間才能憑借網絡聲音摸清勢態。
除去產業鏈對IP的需求以及更低的宣傳成本,IP也是影企出海的最穩妥選擇。
過去二十餘年來,幾大電影公司的海外票房占比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這背後除去全球電影市場的發展,IP電影同樣功不可沒。
跨地域、跨文化觀眾的增加意味著電影文化和價值觀雷區越來越多,為了最大化海外市場,電影能夠呈現的內容自然也愈發單一,既然不能橫向發展多樣內容,那就縱向深耕IP。
王子安和諾蘭討論過,原創還有翻身的機會麼?
儘管在過去的二十年來係列電影大行其道,觀眾的審美疲勞依然是一顆定時炸彈懸在每一個IP頭上。
曾經一度輝煌的《機器人》係列便麵臨著這個問題。首部《機器人》誕生於十年前,以7.1億美元拿下當年全球票房第五,接下來的三部記續作在全球票房排名穩步上升,到第四部取得了11億美元票房。
而去年的第五部全球票房僅有6億美元,比十年前第一部還少了1億美元。
《機器人》第五部的隕落,除了影片質量的問題,觀眾對缺乏劇情創意的特效片審美疲勞也是關鍵原因。
在知名影評網上隻有4.9分的慘敗大作,差評幾乎都圍繞著“除了特效什麼都沒有”,“毫無故事,毫無邏輯,全是套路”。
這是所有IP電影都容易陷入的危機。
《機器人5》的遭遇並非個例,觀眾吃膩了“IP套餐”,產生審美疲勞。
現在的各大公司幾乎都是職業經理人,他們的做法就是越來越多拍續集,這樣不會犯錯誤,但是他們也缺乏了創新,缺乏了對題材、故事、對人文的理解,大家越來越不敢去冒險。
“不敢創新”的巨頭們也在嘗試自救。
自救的主要方式便是“原有IP+類型片創新”。
雖然麵臨審美疲勞,但目前仍然擁有強大號召力的IP依舊是個不能輕易放棄的寶庫,隻消讓內容耳目一新,照樣能挽回口碑。
係列電影不代表就一定沒有創意。
除了給IP增加創意以外,巨頭們近年來也比較重視“科幻大片+作者導演+原創劇本”的路子。
過去五年,全球票房TOP30的影片中,一共隻有13部原創電影,其中有5部是科幻影片,並且每一部都集中了當今一流的導演。
在這個娛樂休閒方式越來越豐富的時代,誰保持了新鮮和原創,誰可能就掌握了未來的主動權。
從今年的片單來看,幾大公司的原創稍有複蘇。
毫無疑問,在電影產業全球化和電影產業鏈發展的影響下,IP電影仍然是巨頭的主攻方向。
但諾蘭和王子安堅信,隨著觀眾對“IP”的逐漸審美疲勞,原創電影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