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夢見你哭,我心裡難過,就醒了(2 / 2)

她們已經不是新人了,是當紅藝人。

當紅藝人有當紅藝人的尊嚴,有跟東家討價還價的資本。

但麵前的這個合約,讓西卡很難受。

尤其在經紀人的添油加醋後,她覺得自己是東家是表哥很討厭的一個人,根本沒把她當人看。

每個人都有士可殺不可辱的倔強。

“我也不知道,我和表哥今天上午還聊得很開心的。”西卡很難過,仿佛那畫麵都是假的,人與人之間怎能這樣?

雖然這是一份不能接受,也沒必要商酌,討價還價的合同,但老合同還有一年的時間才到期,雙方似乎當沒發生過這事,擱置一旁,日複一日過著。

這時候,《銀河護衛隊2》上映了。

這部電影,可以總結出三個重點:

1、漫威終於有導演這麼認真地對待“犧牲”了。

2、完整地闡述了一個可以提煉出核心的親情故事。

3、隊友之間的化學反應沒有停留在口號。

當觀眾進影院之前,當他們在網上點開一部螢火城出品的漫威電影時,他們在期待什麼呢?

花花綠綠的布景和製服,插科打諢的台詞風格,把笑點當賣點的作派,以及其他等等從“爆米花”和“商業向”角度考慮的元素。

很多觀眾在看完這部《銀河護衛隊2》之後突然意識到,漫威風格最令他們詬病的可能是那些從來沒有被認真對待過的“犧牲”。

仔細地回想一下漫威近幾年以來的作品,似乎就沒有看到過漫威的作品認真地詮釋過“犧牲”的偉大,不,應該說最重要的是活著的人如何繼承逝者的意誌。

《奇異博士》裡的古一法師說“我早已預見了我的死亡”。

《美隊3》裡佩吉的葬禮。

《蟻人》裡的前任黃蜂女,一代蟻人的妻子的犧牲。

《複聯2》裡快銀擋了子彈。

《雷神2》裡弗利嘉的死亡和葬禮。

這些人都不是主角,所以看似不必去渲染他們的死亡。

漫威本來就是那嘻嘻哈哈的勁兒,突出死亡的沉重顯然不是他們的風格。

古一法師之死讓博士立刻振作起成為大師拯救世界的決心。

佩吉的葬禮似乎與誰都無關。

鷹眼和紅女巫成了唯二被快銀的死影響的人。

裝著弗利嘉遺體的小船被點燃,漸漸化作星河中的點點亮光,而下一秒,誰的悲傷都沒有寫在臉上,場景突然之間就轉到了被扣留在老年中心的博士那裡。

雷神也可以在哭完弟弟的犧牲之後,突然就一臉仿佛親人逝去從未發生一樣,繼續踏上旅途。

這樣對比來看,《銀河護衛隊2》對“犧牲”的詮釋可謂是漫威中的良心了。

不管是《銀守1》中格魯特犧牲時那句“e’re groot”,還是當墜毀後看著格魯特真的變成了一地折枝後火箭的悲痛,都是很好的渲染。

這一次,勇度的犧牲也是一樣的。

當他決定留下來的時候,從火箭手中接過那一套噴射背包和太空服的時候,他已經做好了一個“父親”的覺悟。

當他最後選擇犧牲自己的時候,觀眾與星爵可以說是感同身受。

最後伴隨著father and n的歌曲,大家悲傷地圍在他的遺體前做最後的告彆,看著他的身體化作燦爛的煙塵消散在宇宙中,觀眾共情到熱淚盈眶。

但這還不是全部,“犧牲”的意義大多都是在於生者的,所以當看到宇宙中的勇度曾經的朋友們趕來送彆他的時候,副手接過那隻一度折斷的飛箭並且稱星爵是capta時,蓋莫拉與星雲那遲到的姐妹擁抱,觀眾知道,這就是“犧牲”給生者帶來的啟示,這才是“犧牲”偉大的意義。

“死亡”無疑是悲痛的,但也正是因此,生者要活得更幸福和燦爛才不會辜負“死亡”。

大多數時候,漫威都是“爆米花”和“商業向”的代名詞,一部作品似乎很難總結出除了這些“元素”之外的核心劇情來。

拿“娛樂”作為核心的漫威係列,雖然在之前的《鋼鐵俠》係列、《雷神》係列甚至還有《蟻人》都涉及了“親情”,但終究也不過是用來完成主人公拯救世界這個最終故事的一些佐料罷了。

不管那些親情帶來的影響是好還是壞,最後的落腳點都隻在主人公是否成功地拯救世界。

《銀河護衛隊2》經曆了起-承-轉-合,最後的落腳點並沒有放在主人公們再次拯救了世界,反倒是放在了一個配角的犧牲帶來的影響上,它是漫威的一個異類。

勇度的犧牲還有一層含義,因此也再次提升了整個故事的高度:血緣並不定義親情,親情也可來自長久的陪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