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發個威(1 / 2)

[]

張蘭花心裡已經盤算好了,她要做大腸發圈和大大的蝴蝶結發圈去賣。

她記得這兩樣發飾原本應該是過幾年從香江那邊火過來的,然後就風靡了整個八九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才慢慢被流行拋棄,但過了二十來年,在她重生回來之前,又憑借複古風爆火起來。

雖然她這個老太太,不懂為啥這兩樣發飾能流行這麼多年,但不妨礙她利用這個流行賺錢啊。

畢竟,這兩樣發飾做起來也簡單,就是用一小塊布頭繞著皮筋做個造型。

而且,不論是皮筋還是布頭的成本都不高啊!

皮筋相對還貴點,但花兩毛錢也能買上二十來個的。

布頭那就更便宜了。

要是有路子,基本上一塊錢就能搞來一大塑料袋,十幾斤的布頭。

張蘭花正好就有這麼個路子。

彆看現在張蘭花是個沒工作的家庭婦女,但沒把工作傳給江小悠之前,她也是供銷社的售貨員呢。她還工作那前兒,售貨員的職位可是頂頂金貴的,就跟後世的大牌櫃姐一樣,想要買點稀罕東西,都得跟她們搞好關係的。

張蘭花的那個能給她弄來布頭的人脈就是這樣跟張蘭花認識的。

那人叫劉麗紅,是不是聽著跟她們院的劉豔紅像是一家子的姐妹,但其實這倆人沒一點關係,隻是名字有點像,不過這也正常,她們這一輩的人名字大多都是什麼紅啊、花啊、芬啊、霞啊之類的。

咳咳咳,跑題了,話說回來,那個劉麗紅跟張蘭花認識,是因為當時她家兒子要結婚,女方呢要求男方必須準備一輛自行車當聘禮。

當時的自行車可不好弄了,不僅是因為要花錢和票才能買到的,最主要的是它是限量供應的,每個月就有那麼幾輛,一個不小心去晚了,就可能碰上沒貨的情況。

劉麗紅為了儘快給自家兒子買到自行車,就托人找關係找到張蘭花這裡,讓她下個月幫忙留著點自行車。張蘭花見人都求到自己頭上了,也沒要啥東西,直接就答應幫這個忙。

後來,劉麗紅成功買到自行車,為了感謝張蘭花,就告訴張蘭花,她在服裝廠乾後勤的,要是有用得上她的,隨時找她就行。

張蘭花是知道的,服裝廠職工的福利之一,就是能拿走做衣服剩下的邊角料,所以她當時就明白劉麗紅的意思了,劉麗紅是告訴她,你要是想要拿布頭可以來找我。

誒,可彆覺得劉麗紅摳,隻願意給張蘭花送布條。

在當時那會兒,每人每年隻供應三尺的布票,根本不夠做一件衣服的,那沒布料怎麼辦?就隻能用布頭唄!大家往往會找顏色相近的布頭,拚接成一整塊,然後再做成衣服。

哪怕是用布頭拚成的衣服,那也是頂頂搶手的的奢侈品,沒看見有些地方連“尿素褲”都是隻有乾部才穿的起的嘛。

張蘭花是很知道劉麗紅這句話的分量的,她後來還真找劉麗紅買過幾次布頭。彆說,劉麗紅可能是看在她有分寸,主動給錢的份上,主動幫她挑了些比較規整的、顏色都相近的布頭。

所以,一說到要買布頭,張蘭花立馬就想到劉麗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