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 36 章(2 / 2)

崔琰和崔祁自然也去了,同席中還有不少和他們年紀相當的郡主、世子。許是因為這次宴席年輕人多,宴會的氣氛比往日也要活躍些。

然而年輕人大抵是喜歡熱鬨,討厭拘束。宴進行到一半,便有不少年輕的貴女、公子們顯得有些疲憊了,但礙於是皇家宴席又不好離開。

身在主位的皇帝自是也注意到了這一狀況,許是今日佳節,他心情好,見狀竟也未生氣,隻道:“看見這些年輕人,朕也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耐不住性子,對什麼都好奇得很。”

座下的貴妃嫣然一笑:“陛下這說的是哪裡話,臣妾看陛下同年少時並無什麼差彆呢。”

旁邊的皇後眼裡閃過一絲不屑,柔聲到:“貴妃是陛下登基後才入宮的,哪裡見過陛下還是王爺時的風姿呢。”

“臣妾看術兒就很有陛下當年的風姿,臣妾每每看到他時,總想起陛下年輕時呢。”

皇帝聽到這話未語,卻也不由得朝李術所坐的地方望去。

李術今日也同貴女、公子們坐在一起,隻是和周圍的人不同,他安靜的坐在那裡看著宴席中間的表演,眉眼間沒有一絲的疲憊或者不耐之色。

縱是皇帝這個父親也不得不承認,他這個兒子的確是人之龍鳳,便是身處一眾貴族子弟中也能一眼望到他。

但皇後有一句話卻是說錯了,他當年是王爺時也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王爺,在這種宴席中,彆人能一眼看到的,從來都不是他。

李術,一點也不像他。

隻聽皇帝輕笑了一聲,並未搭理鬥嘴的兩個女人,隻道:“今日上元佳節,城內舉辦了燈會,你們這些年輕人拘在這裡也是可惜了,不如結伴去看燈會吧。”

“多謝陛下。”席間的年輕人聽到這話自是欣喜,一個個結伴行禮離開了。

祝安郡主拉著李術同崔琰崔祁一齊,說是人多熱鬨,不如一同前去。

祝安郡主的父親是清河王,母親也是崔氏貴女,是三人的表姐,也深得皇帝和太後的喜愛,算是京城中有地位的皇親國戚,崔琰和李術都不好拒絕她。

而崔祁本就有意讓崔琰同李術多相處,自是不會拒絕祝安郡主的邀約。

祝安早已成家,隻是丈夫戍守邊關,今年也未曾回來,平日裡她就喜歡抓弟弟妹妹們陪她玩,今日自然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隻是今日不知為何找上了他們三個人,李術猜背後大抵是有皇後的授意。

他們四人去燈會自是不會同常人一樣需要去擠那水泄不通的人群,四人乘兩輛馬車直接從皇宮到了萬鶴樓後門,從密道直接去了酒樓的最高層。

萬鶴樓是京城最大的酒樓,正落座於燈會中心處,傳說這個酒樓從屋頂上木雕到房間內的掛畫,各種裝飾加在一起,總共有一萬隻鶴,故名萬鶴樓。

且不說這風雅的意味,單是這酒樓的位置和菜肴的珍惜昂貴也足以讓普通人家望而卻步。

四人的房間在酒樓的最高層,附有一個露台,從樓台上往下看,正能俯瞰整個燈會。

說是來看燈會,他們幾個身份貴重,難道還真的會同平頭百姓擠在一起不成?不過是看個熱鬨罷了。

至少祝安是這樣想的,若不是她的皇後叔母讓她湊合李術和崔琰在一起,她才不樂意看什麼勞什子燈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