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2 / 2)

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7143 字 4個月前

石勒張了張嘴,始終沒說出什麼。

鄴城說白了,就是一座土石木料構築的城池罷了,本身造得過大,需要太多兵力防守,周圍又無任何險要地勢,所謂易攻難守。

從軍事角度來說,價值不大。

但從政治角度而言,它又意味著太多。

河北第一名城、運漕樞紐之地、曹魏霸府……

這一樁樁加在上麵,讓鄴城變得舉足輕重。

他在這裡幾年了。

勸課農桑、分地分宅、拉攏豪族、訓練兵士,他的次子也出生在這裡。

他手下很多將校與鄴城豪族聯姻。

他甚至打算在這裡開辦學校,讓每個將佐都挑選子侄,送進去讀書。

這麼多計劃,這麼多牽絆,豈能說走就走?

一走,多年努力毀於一旦,威望一朝散儘。

一走,他便成為無根之萍,依附他的部落都不一定會再買他賬——難道邵勳不能招誘部大、酋帥們嗎?

石勒不敢這麼小看他。

他總覺得邵勳手段很厲害,說不定就和諸胡首領打成一片,讓那些人為他效力。

鄴城一丟,他都不知道有幾個人還願意跟隨他。

十八騎應該沒問題,但底下的兵將呢?

縱有大批人跟隨,邵勳不會追擊嗎?

八月金秋,豐收之季,粟麥遍野,鬼知道他能打到哪裡。

這個人,可是把靳準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真的狠,不遠不近地吊在後麵,始終維持一天的路程,讓匈奴人心惶惶,不斷有人掉隊,都不用他殺,自己就散了。

士氣,這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東西,不僅僅有軍事上的士氣,還有政治上的士氣。

軍事士氣沒了,軍兵離散。

政治士氣沒了,就像自城北逃走的那幾個部大一樣,不告而彆。

難,難,難,左右為難!

他已經四十一歲了,再出奔流浪,若無外敵還好,但北有王浚、南有邵勳,他幾乎沒有了自立的可能,也沒這個時間了。

平陽天子一紙敕命,就能把他調來調去,即便有老兄弟願意跟著他走,最終也會被消磨在一場又一場沒有意義的戰鬥上,最終為劉家天子的權勢添磚加瓦。

“大王,不能再猶豫了啊。”王陽唉聲歎氣,道:“邵勳從一開始就打著圍困的主意。他七萬人馬,如何攻五萬兵戍守之大城?他現在已經不掩飾了,一旦——”

石勒止住了他後麵的話,問道:“如果退守三台,你覺得還有沒有轉機?”

他沒有提外城。經此大敗,外城多半守不住了。

不信?

晉軍輔兵已經來到了城下。

城頭守軍在軍官的命令下,拈弓搭箭射去——但也僅僅是射箭罷了,真談不上箭如雨下。

他們的本領很差,本來就沒多少人會射箭。

逃回來的人士氣低落,還不斷向周圍人散播著恐慌,而且他們在逃跑途中扔掉了大部分武器,這會彆說弓了,一人一杆長矛還是勉強補足的。

石勒覺得,若非他和王陽站在城頭,這些驚弓之鳥可能已經跑了。

為今之計,隻有罷遣掉這些士氣低落的羸兵,挑選精卒退入相對堅固的三台,或許能堅守更長時間。

“大王,若退往三台,邵勳都不用在城外掘壕了,直接進駐鄴內,於三台外挖溝築牆,幾天工夫就弄完了。”王陽搖了搖頭。

石勒“唔”了一聲,仿佛沒注意到城上城下越來越猛烈的殺聲,隻看著遠方,凝眉沉思。

王陽也不催他,隻默默等待。

在他看來,大胡進了鄴城幾年後,沒以前那麼乾脆了。

當年在公師藩手下,敗了就跑,跑了後就躲起來。風聲過後再重新出山,召集人馬起事,你能奈我何?

但從流寇變成坐寇後,有了壇壇罐罐,有了所謂的“大誌”,想法就多了,也不純粹了。

“先守城吧。”石勒拍了拍王陽的肩膀,道:“城頭你來指揮,我去整頓潰兵。”

王陽有些失望,但還是點了點頭,道:“遵命。”

就在此時,有親兵上來報訊:威遠將軍劉達在城東勸降,言其被俘後,陳公親手為其解綁,賜以酒食、錦袍,關懷備至。他受陳公感召,深恥前非,前來勸降。陳公隻罪大胡一人,餘皆不問,執賊渠首級來降,立受升賞。

石勒、王陽對視一眼,儘皆無語。

劉達是羯部騎將、石勒之妻劉氏從弟,官拜威遠將軍,比普遍是四品將軍的十八騎低一級,但也不可小視,因為他真的有跟腳,有自己的部落,就像晉人士族有部曲莊客一樣。

邵勳你還要臉不?玩這一招!

同時,石勒感到了一股深深的寒意。

劉達都能降,還有誰是可靠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