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到中樞來(2 / 2)

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4284 字 2個月前

是了,今日這場粥宴,樂夫人並未到場,取而代之的是他侄女盧薰。

思及此處,盧誌不由得暗歎,梁公什麼都看出來了,他什麼都知道。

二人隨後又聊了些以前的高興事,盧薰湊趣著說幾句,讓氣氛愈發活躍起來。

“河北諸郡悉平——”盧誌知道有些事逃不過的,這時該說重點了,於是提了提河北的事情,隻聽他說道:“華敬則(華恒)或有些許乾係,然亂起之後,指揮有方、調度有力、撫理有術,已然將功折罪。”

“子道。”邵勳認真地看向他,說道:“犯了錯,焉能不罰?先前未動他,隻因為冀州亂未平。今已平定,華敬則該挪一挪位置了。”

盧誌沉默片刻,道:“明公說得是。”

“讓他回來當潁川太守吧。”邵勳說道:“彭城劉王喬可任冀州刺史,子道覺得他如何?”

“劉王喬才學出眾,亦通兵事,更為明公鄉黨,非常合適。”盧誌心中酸澀地說道。

今天求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保存河北一係的力量,奈何最重要的冀州刺史沒保住,換成了徐州人劉疇。

劉疇在河北根基淺薄,固然無法得心應手,但相對應的,河北豪族也沒法像過去那樣方便行事了,雙方可謂互相掣肘。

他又聯想到天師道叛亂平定後,梁公派大將軍府監軍裴遐出任青州刺史之事,也是同樣的思路。

當然,這其中也有些許不同。

盧誌聽聞,原本梁公有意讓琅琊王氏幫著撫理青州局麵的,奈何王玄當了田曹尚書,沒有合適人選了。於是就派了裴遐,此人身份特殊,既是太尉王衍的女婿,又是裴家人,在如今這個局麵下,真的不好判斷他的傾向,或許隻有梁公自己清楚了。

“幽州歸正之時,許式許儀祖立功不小,治理地方數年也頗有實績,入汴梁當個黃門侍郎吧。”邵勳當著盧誌的麵說完,又問道:“子道可知我意?”

盧誌初時腦子亂糟糟的,被邵勳這麼一問,腦海中電光一閃,悟了,又道:“燕國劉翰,素來長者。冀州動亂之時,壓住了州內蠢蠢欲動的賊子,又輸糧輸械,支持高陽內史陽耽,死死鉗製住了劉越石,不令動亂蔓延。明公或可重用之。”

“子道是會見縫插針的。”邵勳笑了,道:“那就讓劉翰來汴梁,出任侍中吧。幽州刺史何人可繼之?”

“此事當由明公定奪。”

“太仆袁衝如何?”

“袁氏世代簪纓,乃名門望族,任幽州刺史綽綽有餘。”

“那就這麼定了。”邵勳說道。

說完,他又看了眼盧誌,經過方才一番對答,想必已有頓悟。

繼續把著河北的官位,任人唯親,是不可持續的。

他提點了一下盧誌,意思是要想得官,到中樞來使勁。

河北人如果眼睛裡隻有河北的地方官,且以這些地方官為目標,邵勳是不太放心的。

當年攻伐冀州、幽州,妥協了很多,讓一大幫地方豪族在當地當官,現在要慢慢扭轉這種趨勢——你們腦子裡彆隻有土霸王思想,有本事進京和其他人打擂台。

盧誌已然領會到了這一層意思。仔細想想,在如今這個局勢下,已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河北人在洛陽、汴梁這兩個中樞當官的人太少了,這樣下去早晚要吃虧的。

“明年開春後,我要巡視鄴城。”邵勳又道:“子道就辛苦些,這個年在鄴城過,幫我打理好諸般事務。”

“可是有關攻伐匈奴之事?”盧誌問道。

“正是。”邵勳站起身,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道:“獾郎明年十歲了,金刀則十二歲了,一同隨我北上,曆練一番。”

盧薰聽到這裡,目光中似喜似憂,想要說些什麼,囁嚅著沒敢說出口。

她出身大族,知道的東西很多。也正因為知道得多,才這般糾結、憂慮。

尤其是在注意到盧誌看向她的目光時,最終低下頭去,暗歎一聲。

“攻匈奴,河北不能置身事外。”邵勳說道:“屆時要出動兩路大軍,一路自天長鎮出發,攻井陘關;一路自涉縣出發,攻壺口關。”

“河北大亂方平,無需出動太多兵馬,但還是要準備好供三萬人征戰一年所需之糧草。”

“子道你也彆皺眉。這點錢糧不多,擠一擠是有的。況且也未必需要這麼多,一旦丹朱嶺方向突破,河北兩路兵馬就可撤掉大半,留少許至並州彈壓地麵即可。”

“此事便是子道接下來數月需要做的事情。辛苦了!”

盧誌拱了拱手,道:“此事老夫會親自操辦。”

梁公說“辛苦了”,那不是商量,而是命令,必須要辦到。

他明年開春後巡視鄴城,定然要看著這兩路兵馬攻入並州的,如果糧草、器械不全,一通殺戮難以避免。

當天會麵結束之後,盧誌匆匆前往鄴城。

邵勳則率親軍前往高平、東平巡視,新春走基層,給兩地八個龍驤府的府兵發放禮物,增加人望。

此事一直持續到年底,過年前三天,邵勳才匆匆返回汴梁。

三天後,天降瑞雪,蓋住了田間鬱鬱蔥蔥的麥苗,似乎預示了明年會有好收成。

神龜三年(319)的正月不期而至。

(三更了,有票速投,謝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