軹關城下的戰鬥忽然就停止了,雙方心照不宣。
片刻之後,數十騎上前,各自射了數封信入內。
很快有一封信被送到了劉賢手裡。
他神色複雜地展開一看,原來這是封以邵勳口吻寫成的招降信——
曰:“明正典刑,國有邦典。劉聰逆絕人倫,反易天常。煽誘一方之民,脅迫三軍之眾。侵掠州郡,焚燒閭裡,淩虐方伯,傷殘吏民。此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棄……”
“匈奴軍民,亦我赤子。前番已有軍令,諸營所至,不得妄加殺戮,據奪財貨;不得隨意拘執,以為俘馘;不得開發墳墓,發泄舊怨。抗命而用刑,蓋有常憲,順命而赦罪,亦有前經。一夫之罪,豈遺於一境之人……”
“軍興以來,廝殺頻仍,供給繁並。縣鄉之中,農桑廢於壟畝;州郡之內,百姓膏於鋒刃。孤為人父母,深用憫傷,屢覽捷報,難免興歎……匈奴將士,或迫於威刑,不能自拔;或貪於財貨,勉力效順。今大軍臨境,表裡夾攻,再行迷跡,自棄何多……”
劉賢看完之後,撫額長歎。
將校們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些什麼。
勸降書這事,沒必要瞞,也瞞不住,於是劉賢大大方方邀眾人一起看——如果識字的話。
書上的內容很實在,講了可以接受他們的投降,既往不咎。
另“約法三章”:不燒殺搶掠、不抓良冒功、不開棺戮屍。
劉聰一個人犯的罪,不會牽連其他人。
政策講得很清楚了,怎麼樣,降不降?
劉賢將勸降書放在案幾上,看了眼諸將佐,眼底微微有些失望。
怎麼就沒一個人站出來提議投降呢?
合著都逼我先提出來是吧?
又等了一會,劉賢突然大哭:“先帝於我有大恩,戰至今日,我有罪啊。”
哭聲哀戚,聞者落淚。
見眾人不說話,劉賢哭得愈發傷心,眼淚四溢。有那麼一小會,好像快喘不過氣來,差點要暈過去了。
“軹關尚有六千將士,一朝喪儘。幽壤之下,先帝責我,該怎麼說啊!嗚呼哀哉,痛煞我也!”
“人皆有父母,妻兒倚門相望,我卻不能把他們帶回去。嗚呼哀哉,愧煞我也!”
“名城大邑,接連丟失。我身受國恩,世享爵祿,卻束手無策。嗚呼哀哉,羞煞我也!”
眾人還是不說話。
親兵親將們在外間探頭探腦,神色凝重。
到了最後,終於有老實人受不了了,站出來道:“大王,裴家賊子作亂,堵了含口,我看趙鹿、石生打不下來。今聞王屋亦有變,糧草軍資皆屯於彼處,落到了俟伏侯手中。這仗,我看不用打了。方才下城頭時,已經有人在偷藏屍體了。再打下去會怎樣,實不敢想。”
第一個人站出來後,很快就有第二個人:“計毒莫過於斷糧。軹關腹背受敵,無糧無械,撐不下去了。”
“邵——梁公說不牽連他人,此言似有幾分可信。”又有人說道。
“非我等不願效死,實在是困守軹關也無用啊。邵兵大可自陝城渡河,越中條山北上。軹關守不守,其實都影響不了大局。”
“先假意降順,有機會就跑。”
“對,先保存有用之身,將來還可為天子、太子效力。”
聽眾人這麼一說,劉賢哭聲稍止。
良久之後,他長歎一聲,道:“若非為了保全六千將士,我恨不得單騎出城,戰死在萬軍之中。”
“大王不可!”
“大王勿要自暴自棄。”
“有用之身,萬勿輕棄。”
“還有機會的,邵賊不可能一直得意,我等先屈身侍奉,以待天時。”
眾人七嘴八舌,紛紛解勸。
劉賢抹了抹眼淚,哀聲道:“那就先降了吧。”
******
陝城戰局的變化十分劇烈。
自十一月首日大軍開始攻城以來,王彌就存了逃跑的心思。
但他心中也有著一份僥幸心理——作為一個軍閥,不到萬不得已,誰會丟棄地盤逃跑呢?
另外,陝縣的地形非常險固。
北臨黃河,南依山塬,東麵亦是丘陵,可謂“三麵懸絕”,隻有一側可攻,還是上坡仰攻,真的不好打,要不然他也不會把治所設在這裡。
再者,將校家眷們都已送到西麵去了,眼下可能離潼關已是不遠,守城將官再無後顧之憂,似乎可以打一打?
僥幸心理作怪之下,王彌猶豫了,特彆是在他擊退了晉軍的第一次進攻,甚至挫敗了他們奪取大陽津的計劃後,更是有點不想走了——其實渡口之戰主要是新近渡河的羌人打的。
但王彌猶豫,石虎可不猶豫!
十一月初五,他最後一次看向黃河南岸的陝城。
城池就在黃河岸邊,懸水百餘仞,看似十分堅固,但他知道,世上無不破之堅城,完全看進攻方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王彌再不走,必死!
“拋棄全部輜重!”當天夜裡,石虎下達了這條命令。
眾人早有準備,紛紛牽出馬匹乃至驢騾。
拉車的役畜亦被解下皮套,轉而馱載行李。
全軍五千餘人,除少
數人攜帶鎧甲等沉重物事外,絕大部分人都隻攜帶輕便的武器,外加十日乾糧——部分隨身攜帶,部分由騾馬馱載。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後半夜,大軍悄然離開城池,往西北方向疾走。